• 47.50 KB
  • 2022-06-15 10:50:24 发布

把学习历史的主动权教给学生.doc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临夏州2014年优秀论文评选题目:把学习历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县、市:临夏县学科:初中文科(历史)姓名:王医红单位:临夏县三角中学 把学习历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王医红临夏县三角中学历史是很有趣味的一门学科,本应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但事实却相反,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不认真学习历史,突出表现在课堂上,有的思想分散,做小动作,有的则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尽管老师严格要求,但学生却心不在焉,收获寥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究其原因,有“教”和“学”两个方面的因素:除学生公认它是所谓无关紧要的“副课”或其他主观因素影响之外,那就是老师讲课时,照本宣科,生吞活剥,只注重知识性,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把学生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中完全解放出来,致使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受到压抑,引不起任何共鸣。相比之下,教者不善教,乃主要因素。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历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呢?积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对此问题的粗浅认识。一、课前,精心备课为哪般?把学习历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决不意味着老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必须预先进行周密的谋划和准备,而这种谋划和准备集中体现在课前的精心备课上。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把上好一堂课比喻成一场战役的话,备课就是拟定作战计划。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吃透教材,抓住教材的本质和关键,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只有老师把一堂课的内容“运筹帷幄”之中,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上“决胜千里”之外。二、课堂,积极主动我称雄。课堂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指通过课堂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课堂的主体时间交给学生,把教学的主体任务交给学生,把课堂的主体话语权交给学生,并借此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学习方式,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统一。我常用的方法有四种:1.设计提纲,引导阅读。阅读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条基本途径。为了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我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历史知识的系统性,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阅读提纲,让学生用5—8分钟的时间认真阅读课本,阅读时要求学生必须读思结合,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例如,关于辛亥革命的问题,我所列的阅读提纲是:(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2)了解武昌起义的经过;(3)总结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阅读边思考,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抛砖引玉的教学目的。2.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围绕一个问题分小组展开讨论。由于从独立思考拓宽到集体思考,许多争辩就在这当中产生,大家各抒己见,大胆发言,有时学生在小组里解决不了问题,甚至离开座位,到其他组中去寻求答案,集体智慧涌现,其乐融融。比如讲《三国鼎立》时,有一学生提出“应该拥护哪一国?”这样的问题,问题一提出,有人主张拥曹,有人主张拥刘,有人对三国都持批评态度,同学们各执一词,据理力争。最后,大多数同学逐渐趋向于“这是统治阶级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战争,遭殃的是老百姓”这种看法。这样的合作对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深化学生的认识。“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见解,往往能拓宽思维,认识深化。第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认为,一块钱和一块钱交换,你也只能有一块钱;但一个思维和一个思维交流,你就有两个思维!讨论这种方式,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解决问题的极好方式。3.提供机会,鼓励演讲。历史的有些知识,学生从电影、电视或课外阅读中已经有一定的了解。遇到这样的教学内容,我就积极提供机会,鼓励学生上讲台,每人讲一段,学生兴致很高。例如讲《解放战争》一课时,“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等三大战役,都是让学生绘声绘色讲出来的。演讲结束后,我带头表扬走上讲台的这些同学,同时也对他们从“演义”中获得的知识与历史本来面目的异同作必要的讲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沿着正确轨道不断提高。鼓励学生上讲台演讲,最大好处是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和培养能力的空间;缩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4.激发兴趣,竞赛智力。“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开展一些“智力竞赛”,因为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竞赛采用抢答式,每题都由抢先举手的同学来回答,竞赛题型尽量选择对联、谜语、诗歌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对联:上联“孙行者”,要求用我国古代一人名对出下联(祖冲之);如谜面是:跑旱船。要求:打一古代诗人名(陆游)。如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源自历史上的哪次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如诗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绘的是 那个皇帝在位期间的事(唐玄宗)?等等。这样的激趣会使全体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活跃的主动学习状态,对加强历史知识的记忆很有帮助。三、课外,轻松快乐学依旧。课堂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在课外学习历史知识,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对此,我采用的方法有三种:1.留下问题每堂课结束后,我针对下一节要上新课的内容,提前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外能带着问题预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这种思考题应当是有针对性的,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如针对“西汉”,提出“汉初为什么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针对“西安事变”,提出“为什么不杀蒋介石?”象这样的问题,学生一般必须在课后认真阅读教材的有关章节、段落后,才能找到答案。2.表演节目每学期,我结合学校安排的一些文艺活动,积极组织学生编排节目,通过表演历史剧、讲历史故事的形式,展现历史,学以致用,把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延伸到社会、延伸到生活,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今年我校开展的艺术周活动里,我任教的八年级(1)班表演的历史剧《鸿门宴》,惟妙惟肖,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师生们至今还津津乐道。3.推荐“佳作”在历史教学中,我注意到有些电视节目和历史方面的课外书籍对学生学习历史大有裨益,对其,我称之为“佳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这些“佳作”,鼓励学生课外抽空去看。例如:在讲《长征》一课时,中央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正在热播军旅作家王树增讲述的《长征》,我抓住这个机会,及时向学生们作了郑重推荐;又如:在讲到土地革命时,我就向学生推荐《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小说;特别是当一学期快结束,我把推荐“佳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专门列出清单,倡导学生在假期里借阅和观看,使他们的历史知识在假期的轻松学习中得以提升。经我调查,由于我的推荐,有好多同学爱上了阅读课外书,也爱上了教育频道的《一站到底》、《天才知道》等益智类电视节目。学习历史的兴趣也由此大增。历史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为了更好地完成初中历史教学任务,作为历史老师应当在激发、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上下功夫,使学生由不愿学变成喜欢学,由被动学变成主动学。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