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 MB
- 2022-06-15 10:50:2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9-2020年高二假期自主学习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下列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A.“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B.“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C.“及窦太后崩……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D.“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2.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写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只有把人研究透了,才能正确地认识自然界B.从思想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实现突破的原因C.个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界是分不开的D.人与自然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3、“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己,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A.孟子的“仁政”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C.朱熹的“格物致知”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4、15世纪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项神圣的艺术在日耳曼已生根发芽,应移植到罗马。”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A.造纸技术B.赞助出版C.活字印刷D.装订书籍5、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成就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改革家B.改革家、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改革家、隐士D.改革家、隐士、侠客、君子7、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B、墨子C、韩非子D、荀子8、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C.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D.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9、宋代,儒家学者的继承人理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社会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B、老庄哲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1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人君受命于天”,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孟子、黄宗羲都具有民主思想.C.三种主张都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的巨变12、.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13、“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14.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右图汉字字体的正确排列顺序是A、楷书——草书——行书——隶书B、隶书——草书——行书——楷书C、隶书——行书——草书——楷书D、楷书——行书——草书——隶书15、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文人画 D、民间绘画16、《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与“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17、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xx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18、“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A.孔子B.董仲舒C.王阳明D.李贽19.1241年正月,南宋皇帝下诏,规定朱熹与孔子在孔庙中一同受祭祀。这主要由于朱熹
A.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B.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20、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白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21、有人说:“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这一观点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B.提倡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了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赞同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理论22、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A.否定神的存在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D.主张将神人性化23、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知”24、英国哲学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25、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26、下图是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关于这三部著作的表述,正确的是()A.抨击专制王权;叙述封建官僚家庭的衰落;挑战教会神学B.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C.短篇抒情诗歌;文学剧本;科学游记D.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思想27.史学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别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 )
A.科学技术B.市井文化C.佛道文化D.外来文化28、中国的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对世界尤其是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启蒙运动的泰斗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常以“民贵君轻”作为攻击法国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这说明A.中国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反封建的B.中国两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根本不同C.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D.伏尔泰对儒家思想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29、在欧洲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种几乎是纯粹的世俗观念,主要的思想家们看来,人生已不再是为寻求来世归宿的一个短暂的准备阶段”。这应归功于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启蒙运动30、古代中国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并转化为巨大生产力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C.古代中国在科技发明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31、某著作写道:“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该著作是()A.《社会契约论》B.《论法的精神》C.《理想国》D.《纯粹理性批判》32、元杂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窦娥冤,哭问天,错勘贤愚枉做天。。。。。。天应验,六月飞雪昭奇冤”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天”的认识,这与中国古代那一学派有关A.道家学派B.法家学派C.儒家学派D.墨家学派33.在古代某地的儿童读本上上有这么一段话“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注重儒家伦理道德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突出地方教育特色34、一位伟人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A.赎罪券和《圣经》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35、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36、古代世界有位思想家认为:“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这位先哲A.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定了人类的主体地位。B.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37、小李同学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果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A.人物画B.文人画C.花鸟画D.山水画38、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39、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区别最大的是( )①孟子 ②墨子 ③庄子 ④韩非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40、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文人的“天堂”。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无论文化人才还是文化成果,北宋都可以和历史上任何时代媲美。能够证明上述论点的有(1)追求有意无法的书法家是苏辙、黄庭坚、米芾、蔡襄(2)市井风情画成为一大亮点(3)“长短句”的兴起更易于表情达意(4)印刷术指南针等获得大发展(5)散文“唐宋八大家”中,北宋占六位(6)儒家思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A、(1)(2)(3)(5)(6)B、(2)(3)(4)(5)(6)C、(1)(2)(3)(4)(5)D、(1)(3)(4)(5)(6)二、非选择题41.(12分)服饰作为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实用性艺术,总是在不同背景的思想、文化、习俗的碰撞下,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的明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历史上基本属于同一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服饰体现出其不同的文化内涵。试解析下列问题:材料一六合一统帽平定四方巾明代服饰材料二中国明代服饰文化属于一元文化的范畴,具有整一性与大同观念,使得着装者注重群体意识,不强调个性。因而具有内在、内向、内涵、内倾的共同特点。“谦谦君子”成为着装的风范。——宗静等《中西合璧之美》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服装为崇尚人体美服务,服装的作用在于充分显示人体的美感,显示男女性的特征。服装理念以追求人体美为核心,显示了外倾、外显、外向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服装突出个性、显示个性。——宗静等《中西合璧之美》
毛里披风紧身裤袜绣花衬衫豹皮里黑丝外衣,带切口装饰的上衣及短裤拉夫领、带切口及肩饰的上衣,塔夫绸裤黑色丝绒外裙,配有小包和镜子的锦缎衣裙腰间带有轮状褶裥的塔夫绸裙,金属丝支撑的扇形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帽饰体现了什么思想?这种思想由谁提出?(2分)(2)材料二中“一元文化”指的什么文化?(1分)材料二中强调服饰的一致和整体意识,符合“一元文化”中的什么社会规范?(1分)(3)材料二中的“一元文化”在明末清初曾引起一些思想家的巨大反响,他们对“一元文化”的贡献如何?(1分)(4)材料三中,文艺复兴中服饰的特点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1分)(5)通过材料一、二、三的对比,你如何评价中西方文化的差异?(4分)
(6)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特征。(8分)42.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而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未尝不背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5分)(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是如何?(2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3分)43.儒学思想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数代杰出思想家对之调整推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材料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材料二:“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荀子》材料三:统一思想,归本儒家……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董仲舒与西汉学术》材料四: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材料五: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目的。(6)(2)阅读材料二,孟子和荀子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产生的经济根源。(4)(3)材料三的作者认为董仲舒统一思想是“功当多于过”,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董仲舒统一思想的认识。(6)(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发展(6)(5)阅读材料五,“黄氏”指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其思想中哪些“不脱离儒家思想理路”?作者主张用什么方法评价历史人物?()(6)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说明儒学发展的特点。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5ABDCB6-------10ADACD11------15ACBBC16------20CABBA21------25CDCAB26------30DBCAA31------35ACBBC36------40DBABB非选择题(共40分)41、(18分)(1)大一统思想(1分)董仲舒(1分)。(2)儒家文化(1分)伦理道德。(1分)(3)批评和继承。(1分)(4)人文主义。(1分)(5)东方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西方重视人
的个性发展;两者差异是由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不存在优劣之分。4分(6)起源阶段:智者学派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2分】复兴阶段:文艺复兴强调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追求现实幸福;【2分】发展阶段:宗教改革提出因信称义和先定论强调“信仰得救”否定教皇权威;【2分】成熟阶段:提出理性主义,反专制、反教权、反特权,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法治社会。(言之有理即可)【2分】(8分)42.15分(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2分)(2)主张:天人感应(1分)目的:神化君权,限制君权,巩固统治(分)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2分)(3)关键:薄敛节俭(1分)地位: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儒学。(1分)(4)共同之处:民本(关注民生)(1分)认识:儒学的发展是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2分)43.13分(1)主张:重视礼,强调仁,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以中庸思想协调礼和仁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完美。(4分)目的:恢复周礼权威,重建社会秩序,和谐社会。(2分)2)相同观点:藏富于民。(1分)经济根源: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出现,小农经济初步发展。(1分)(3)认识:统一思想一方面是适应当时西汉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促使儒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另一方面不利于其他学派思想的发展。(4分)(4)新发展:提出“理”的观念体系,增加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把个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构建理学的世界观;通过“格物致知”把握“理”,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6分)(5)黄宗羲(1分)思想:民本思想、保留君主(2分)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全面评价。(2分)(6)特点:延绵不断,继承发展,兼收并蓄,与时俱进。(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论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 浅析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历史方式
-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机的策略
- 浅谈如何培养初一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浅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浅谈自主学习历史的课堂教学模式
-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通过“导游”巩固历史
- 戴加平——学习历史新课标,迎接教学新挑战
- 浅议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doc
- 把学习历史的主动权教给学生.doc
- 初中生学习历史心得体会.doc
-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doc
-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doc
- 开启初一学生学习历史的智慧钥匙.doc
- 关于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卷调查.doc
- 学生学习历史情况问卷调查.docx
- 对比记忆法学习历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