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9 MB
- 2022-06-14 19:00:1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网络结构对企业模仿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邻居效应的分析研究生胡锡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王雷副教授完成日期2012年12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关于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论文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查阅和借阅论文;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网络结构对企业模仿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邻居效应的分析研究生:胡锡指导教师:王雷副教授2012年12月
DissertationSubmittedtoHangzhouDianziUniversityfortheDegreeofMasterAStudyoftheeffecttoenterpriseimitationbehaviorbynetworkstructure——basedontheanalysisoftheeffectoftheneighborsCandidate:HuXiSupervisor:Prof.WangLeiDecember,201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集群经济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关注热点。一般认为,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邻近性与组织邻近性并存、专业化与多样化并存、社会网络、合作与竞争并存等四大特性,这使得集群经济比非集群经济更具有竞争力。但产业集群内企业间模仿跟风现象也非常普遍,极大限制了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甚至形成了恶性竞争。对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模仿行为成因及影响效应,不少学者从节约信息成本、有界理性及其在人群中的不均匀分布、知识外溢等视角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几乎所有的产业集群都可以被视为复杂网络,而集群内企业间模仿行为的发生就其本质而言是以收益为出发点与归宿点,是其在激烈的博弈竞争中,根据自身及其邻居不同策略选择下获得的创新收益情况确定的。基于此假定,本文以浙江典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对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群体规模、创新溢出、策略更新标准选择等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构建了博弈收益模型,并通过Matlab对博弈模型进行编程仿真,探讨了不同网络结构下,产业集群中企业模仿行为的演进规律及引导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随机集群网络结构下,企业模仿行为传播具有显著随机性;且随着传播时间的延伸,群体行为会呈现趋同现象一致。第二,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下,邻居节点间联系极为密切,整体协调性、带动性较强;节点间关联的规则性与随机性并存,模仿行为传播也兼具了规则性与随机性。第三,无标度集群网络结构下,集群中存在具有远高于平均度的节点,度小的节点受度大节点影响显著;伴随着大节点行为策略的不断变更,群体行为呈现整体的趋同性或随机性一致。关键词:网络结构,集群,企业模仿行为,邻居效应I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Sincethe1990s,studiesonclustereconomyhavebecomeoneofthemostpopualrspotsbothinthefieldsofeconomicsandmanagement.Withthecharacteristsofcoexistingofgeographicproximityandorganizationalproximity,specializationanddiversification,ooperationandcompetition,itisgenerallybelievedthatclustereconomyismorecompetitivethanunclusteredeconomy.However,widespreadimitationbehavioursamongenterprisesinidustrialclustersisgreatlylimitingtheupgradinganddevelopmentofindustrialclusters,evenleadingtoaviciouscompetition.Therefore,scholarstrytheirbesttoanalyzethecausesandeffectsofimitationbehaviors,lotsofthemindicatetheirviewsunreservedlyfromperspectivessuchastosaveinformationcosts,theexistenceofboundedrationalityanditsunreasonabledistributionamonghumanbeings,thespilloversofknowledgeintheindustrialclusterandsoon.Inthispaper,withtheviewthatalmostalltheindustrialclusterscanberegardedascomplexnetwork,wepointoutthattheessenceofenterpirisesimitationistogainmorebenefitsinthefiercecompetition,what’smore,thebenefitsofneighboursinthelastroundofthegamearethemostimportantreferencetoenterprisestochoosetactics.Basingonthisassumption,wechooseseveraltypicalindustrialclustersinZhejiangProvinceasthestudyobjectives.Then,combiningseveralinfluencingfactorssuchasindustrialclusternetworkstructure,innovationspillovercoefficientect.,wemakeaseriesoffieldresearches,aswellasconstructinganewrevenuemodelandthencarringitoutwiththehelpofsimulationanalysis.Finally,wefinishthetaskandfindthatthemainconclusionofthearticlecanbedividedintothefollowingthreesections:Firstly,undertherandomclusternetworkstructure,imitationbehaviorsamongenterprisesinindustrialclustersspreadsignificantrandomly;whatismore,withtheextensionofthepropagationtime,thegroupswillshowtheconvergencebehaviorconsistent.Secondly,underthesmall-worldclusternetworkstructure,contactsamongneighborsareveryfrequentandoverallcoordinationpresentsowell;besides,associationrulesandrandomnesscoexistbetweennotes,aswell,thespreadamongimitationbehaviorsalsocoexistregularityandrandomness.Thirdly,underthescale-freeclusternetworkstructure,thereareseveralnoteswhoseamountofneighborsaremuchhigherthanaveragedegreeinthecluster,andthebehaviorsofsuchbignodesinfluencesmallnotessignificantly;withtheconstantlystrategicchangingoflargenodes,behaviorsamongindustrialinclusterpresentstheoverallconvergenceorrandomnessunanimously.Keywords:networkstructure,industrialcluster,enterpriseimitationbehaviors,neighboreffectII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1ABSTRACT.................................................................................................................................II目录.............................................................................................................................................III1绪论...........................................................................................................................................1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2问题的提出............................................................................................................................11.3论文创新点............................................................................................................................21.4研究框架................................................................................................................................32理论综述...................................................................................................................................42.1相关概念述评........................................................................................................................42.1.1产业集群.............................................................................................................................42.1.2企业的模仿行为.................................................................................................................52.1.3邻居效应.............................................................................................................................72.1.4复杂网络及其几个重要统计特性.....................................................................................82.2集群内企业间模仿行为的三种成因....................................................................................92.2.1节约信息成本.....................................................................................................................92.2.2人的有界理性及其在人群中的不均匀分布...................................................................102.2.3知识溢出...........................................................................................................................113浙江省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模仿行为分析.............................................................................143.1浙江省产业集群现状..........................................................................................................143.2集群网络对模仿行为的影响分析......................................................................................163.3浙江省产业集群中企业模仿行为现状..............................................................................164不同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企业模仿行为分析.........................................................................184.1基于邻居效应的企业动态收益模型构建..........................................................................184.1.1邻居的界定标准...............................................................................................................184.1.2基于邻居效应的模仿行为...............................................................................................184.1.3单个企业动态收益模型的构建.......................................................................................184.1.4博弈演化过程:两种博弈演化标准的设定...................................................................194.1.5“模仿-创新”初始矩阵设置...............................................................................................204.2随机网络下的企业模仿行为分析......................................................................................204.2.1随机网络下的行为传播规律...........................................................................................20III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2随机网络下企业模仿行为分析.......................................................................................214.2.3案例探讨——大唐袜业集群...........................................................................................254.3小世界集群网络下的企业模仿行为分析..........................................................................274.3.1小世界网络下的行为传播规律.......................................................................................274.3.2小世界网络下企业模仿行为分析...................................................................................284.3.3案例探讨——绍兴纺织集群...........................................................................................314.4无标度网络下的企业模仿行为分析..................................................................................324.4.1无标度网络下的行为传播规律.......................................................................................324.4.2无标度网络下企业模仿行为分析...................................................................................334.4.3案例探讨——温州低压电器集群...................................................................................365三种网络结构对模仿行为影响的对比分析.........................................................................405.1以邻居最大收益值为标准的网络结构-模仿行为对比分析............................................405.1.1随机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仿真结果分析...........................................................................405.1.2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仿真结果分析.......................................................................405.1.3无标度网络下的仿真结果分析.......................................................................................415.1.4邻居最大收益值标准下的网络结构-模仿行为对比分析.............................................415.2以邻居平均收益值为标准的网络结构-模仿行为对比分析............................................425.2.1随机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仿真结果分析...........................................................................425.2.2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仿真结果分析.......................................................................435.2.3无标度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仿真结果分析.......................................................................435.2.4邻居平均收益值标准下的网络结构-模仿行为对比分析.............................................446总结与展望.............................................................................................................................456.1总结......................................................................................................................................456.2研究不足及展望..................................................................................................................45致谢.............................................................................................................................................47参考文献.....................................................................................................................................48附录.............................................................................................................................................51IV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全球化、知识化经济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IT)、信息通信科技(ICT)、交通运输设备等的研发创新不断克服着由时间、空间等距离带来的沟通障碍,促使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自由流动,而原本受地域局限出现的经济发展局限也随之被削弱,各国以资源禀赋为基础建立起的国家比较竞争优势逐渐被企业强大的国界穿透力冲破,最终,形成了全球经济版图上闻名的“经济马赛克”现象,即产业集群现象。放眼国内,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潮,我国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集群经济”。虽然,其中大部分尚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甚至仅仅处于“准集群”阶段,但集群经济所呈现出的发展速度却相当惊人。以浙江省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2007年,集群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计2.52万亿元,占当年全省工业产值总额的53.4%。然而,深入探究后发现,由于历史条件和种种客观原因,浙江省产业集群主体中中小企业基数庞大,并且,这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往往选择进入一些门槛较低、技术水平不高、资金需求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如此一来,一方面加剧了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催生了不合理的过度竞争,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市场上企业间模仿跟风行为盛行、同质化现象严重。随着中国入世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大转移,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在开放条件下,如何巩固与加强集群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地位,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保证浙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当前政府与各学者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1.2问题的提出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集群经济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关注热点,迄今而至,累积了大量理论研究成果。所谓产业集群,就是指在一系列具有密切关联的企业单位及相关机构在地理上形成的聚集现象,这种集聚会形成一种远超于一般地域分布下的同[1]类企业所具有的强大且持续的竞争优势,它具有地理邻近性与组织邻近性并存、专业化与[2]多样化并存、社会网络、合作与竞争并存等四大特性。对此,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正是基于集群经济的这四大特性,才导致集群内企业间模仿跟风现象泛滥。大量文献研究后,本文总结发现,现有关于集群内企业间模仿行为机制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视角:(1)节约信息成本;(2)有界理性及其在人群中的不均匀分布;以及(3)知识外溢。而很少有学者从邻居效应与复杂网络理论的视角来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首先,产业集群与复杂网络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从网络视角看,几乎所有的产业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群都可以被视为复杂网络,即产业集群网络。关于这一点,学者江涛、谭建(2009)在论文《改进的BA无标度网络模型在企业集群中的应用》一文中就率先提出要“运用复杂网络[3]理论及其分析方法,打开了产业集群结构与集群功能相互作用机制的黑箱”。但是遗憾的是他们认为“企业集群网络仅仅具有无标度网络的两个特性:鲁棒性与脆弱性”,而并未根据不同产业集群的特性进行结构上的区分。本文在认可“几乎所有的产业集群都可以看作网络”的理论基础上,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探讨,认为不同产业集群的特征(结构、规模、密度等)决定了其不同的网络结构类型。复杂网络理论将不同特性的网络分为规则网络、随机网络、无尺度网络、小世界网络等。本文以最典型的三种复杂网络——随机网络、无尺度网络、小世界网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网络结构的特点对不同网络结构下的行为传播规律作出归纳,并通过模型构建与仿真分析完成验证。其次,在集群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联系,既包括因技术专利转让、合作研发、交流互访等形成的正式联系,也包括由人员流动、竞争产品逆向研发等构成的非正式联系。本文认为,非正式联系为集群内企业间开展模仿行为带来了诸多无形便利。结合对相关理论成果的研究及案例集群的实地调研,本文选取了“亲缘关系”作为网络中邻居的界定标准,认为正是基于这种“亲缘关系”才构成了集群内企业间的联系(或连线)。所谓的亲缘关系,既包含三代以内的血缘关系,如三代以内直系、旁系血亲等,也包括地缘或其他具有显著辨析度的人际关系等,如老同学、旧同事、地理概念上的邻居等,并将以此标准构成的不同网络结构做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网络结构下企业模仿行为展开研究。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集群内企业间模仿行为的发生就其本质而言是以收益为出发点与归宿点,是其在激烈的竞争博弈中,根据自身及其邻居不同策略选择下获得的创新收益情况确定的。当然,这种决策行为还会受到其他诸如集群网络结构、群体规模、创新溢出等因素影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邻居效应与复杂网络相关理论成果视角,构建收益模型,开展仿真分析,从而对浙江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模仿行为的形成机理作一个全新探讨。1.3论文创新点一、将邻居效应经典理论用以解释集群内企业间的模仿行为,指出个体企业采取模仿决策与否取决于自身及其邻居在上一轮博弈过程中不同策略选择下的收益情况。二、通过分析不同网络结构特点对不同网络结构下群体行为传播规律进行归纳,且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典型影响因素,诸如网络结构、创新溢出系数等建立企业动态收益模型,再进一步通过仿真分析对不同网络结构下的模仿行为进行验证。三、提出对策建议。基于网络结构对大唐袜业、绍兴纺织、温州低压电器等集群案例提出不同的发展策略探讨。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研究框架第1章:绪论研究背景及意义、问题的提出、创新点、研究框架相关概念述评(产业集群、企业模仿行为、邻居效应、复杂网络重要统计特征)第2章:理论综述集群内企业间模仿行为成因的现有三种视角(信息成本、有界理性、知识外溢)第3章浙江省产业集群内浙江省产业集群现状、集群网络对模仿行为影响、省产业集群内企业模仿现状企业模仿行为现状动态收益模型构建邻居概念界定、邻居效应应用、模型构建、两种收益参照标准第4章随机网络下的企业模仿行为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企业模仿行为分析小世界网络下企业模仿行为行为传播规律假定、仿真分析验证、案例探讨无标度网络下企业模仿行为第5章三种网络结构对模仿行为影响的对比分析第6章:结论与展望其他(致谢、参考文献、附录:Matlab仿真程序)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理论综述相关文献理论综述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相关概念述评、产业集群内企业模仿行为机制的现有研究视角以及浙江省产业集群内企业模仿行为现状分析。首先,是相关概念的基本概述。2.1相关概念述评2.1.1产业集群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著作《国富论》,他在原文中提出“绝对优势理论(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概念,在某种程度上,该理论的出现可以被视为产业集群理论的雏形。1890年,近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Marshall在其经典管理著作《经济学原理》对产业集群现象做出最早关注。他在著作中提到“产业区”这一概念,认为产业区是一种历史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限定区域,(众多)中小企业间开展积极的相互作用,产业区内企业群体[4]趋向与整个社会相融合。20世界70年代末80年代初,意大利社会学家GiacomoBecattini提出了“第三意大利”[4][5]的概念,也即后来的“新产业区”概念。1984年,Hoover在出版的著作《经济活动的区位》中,提出将集群经济看成生产区位的一个变量,并对企业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重新定义,认为规模经济是特定地区范围内的集聚[6]体的规模所创生的经济优势。1990年,竞争战略之父MichaelPorter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首创新地概括出了“产业集群”这一新型概念,Porter把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组借由垂直(买方、供方)或者[7]水平(客户、技术、渠道)两种关系相互关联形成的产业。[8]1997年,Alex提出,产业集群是一系列相互大量使用各自相关产品的产业。其后,1998年,Porter再次对产业集群定义作出详细诠释,提出是一组地理上靠近,具有相互联系(共性或者互补性),因而聚集在一起的企业群体。集群通常包括位于产业链下游的公司、生产同类互补产品的厂家、具备基础供应能力的供应商及提供科技教育等支撑的其[9]他相关机构。1998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集群分析和集群政策专门研究小组作出与Poter类似的定义,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专业供应商、中介组织、知识生产机构以及顾客等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生产网络。2000年,Roelandt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集群分析和集群政策专门研究小组关于产业集群定义的基础上,结合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研究,对产业集群作出了更为全面综合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理解。他认为,产业集群包括了实体与非实体间的产品链、增值链与信息链,是一个由产品链、增值链和信息链将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商、中介商与客户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网络[10]。2001年,北京大学教授王缉慈在论文《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一文中提出“企业集群”的相关概念,文章指出,所谓企业集群是指众多专业化企业及为其提供支撑的相关机构在某一空间上的柔性集聚,这种柔性集聚会在集群内企业间形成一张密集联系的合作网络[11]。综上所述,本文结合Porter(1998)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集群分析和集群政策专门研究小组(1998)的观点,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地理上靠近,具有相互联系(共性或者互补性),因而聚集在一起的企业群体,其中包含了专业供应商、中介组织、知识生产机构以及顾客等主体。2.1.2企业的模仿行为2.1.2.1模仿模仿(imitation)最早源于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社会心理[12]学关于模仿行为有两种经典解释:本能论与非本能论。“本能论”的代表有亚里士多德、McDougall、Baldwin与JamesJevons等人。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Tarde(1903)提出模仿行为受本能控制,具有不可控性,[13]他认为,模仿是作为整个社会存在甚至是发展的根本原则之一而存在。McDougall则认为[14]模仿是一种人类一般或非特殊性先天倾向,是一种伪本能(pseudo-instincs)。三种最重要的伪本能中,模仿(imitation)与其他两种伪本能:暗示(suggestion)、移情(sympathy)存在相互依赖关系,扩展的“模仿”涵盖了暗示及移情蕴含过程。模仿动作及激发和引导这些动作的感觉印象在本质上并无特定性,其多样性不是由一种同质、意向的复杂性造成的,模仿多样性的后面没有一种共同情绪状态和在某些状态的特殊变化中寻求满足的共同冲动。[12]McDougall依照行为的心理差异将产生模仿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通过移情方式激发的表现性行为(expressiveaction)产生的模仿。这种外在的模仿行为也就是日常所熟悉的本能,具体来讲,是源于对基本本能意识的可感部分的一种特殊适应,并且归于个体由于移情因素诱发的情绪、情感。第二类则为念动(idea-motor)模仿行为,具体是指由于他人的动作表象容易激发自身产生同样动作的表现。第三类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或者是自愿的模仿行为。部分人的行为会激起另一部分人的羡慕甚至是嫉妒(admiration),于是这些人也便开始了有意识模仿。与McDougall不同,Baldwin(1896)明确提出模仿其实是最重要的社会过程之一,属[15][16]于模仿本能。而Jevons指出模仿性是人和其他群居动物共有的,是这一术语完全意义上的一种本能归结。“非本能论”的先驱研究者有Miller、Dollard、Bardura和Tarade等。Miller和Dollard[17]通过“强化理论”来说明模仿的产生。Miller通过借用动物开展实验,证明了模仿行为并非先天形成,而是受后天因素影响形成的,因此,他认为这一行为可以经由后天努力获取。[18]Miller还进一步对不同模仿行为做出了划分,包括同一、翻版与仿同三类。其后,大致在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世纪60年代,学者Bardura也指出类似于Miller和Dollard的观点,认为模仿并非本能性[19]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化进程中慢慢学习而成的。法国著名心理学家GabrielTarade在其经典著作《Lawsofimitation》(译:《模仿定律》)中指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模仿行为,它出于对社会群体的规范,却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Tarade,1903)。事实上,模仿既可能是本能性的,也可能是非本能性的。现代社会心理学在对各研究进行总结后又把模仿归为自发模仿和自觉模仿两种类型,并对模仿一词的内涵作出新的定义,[20]诠释为“有意或者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此外,其他不同领域对“模仿”的定义也作出了不同的诠释。从进化博弈论的角度看,人们在面临进化选择的压力时,其决策倾向往往与事物所具有的适应性强度成正比,即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强适应性的事物,而不愿冒险尝试偏离一般理性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则把模仿[21]行为视为一种社会群体及其内部相互联系作用的过程,或者形式。比较制度学则从博弈角[22]度做了相关理解,认为模仿是基于其他参与者博弈过程中所做策略选择的影响形成的共识。当参与者认为博弈竞争中的其他参与者将通过采取“模仿”行为来作出策略调整从而获益,那么,模仿这一行为会被迅速地客观化,在群体中成为一种默认的共有认同。基于这一视角,群体本身所具有的模仿规模制度的内涵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被看做如习俗、惯例等的非正式制度。事实上,比较制度学对模仿的诠释在一定程度也是对邻居效应的某种肯定。由于模仿行为是存在于整个人类彼此互动关系过程中的固有属性之一,因此,在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着模仿行为。用经济学术语描述,模仿是指那些后动的经济主体受到先动的经济主体影响,在趋利避险的动机影响下,保持与先动主体一致或者基本一致的行为。在经济学中,模仿的“用途”极广。经济学领域中用“模仿”来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成果包括Shumpeter的技术创新理论,Haunschchild、Montgomery、Lieberman、Fligstein等学者的企业模仿行为理论,Banerjee、Stein和Scherfstein的羊群行为理论,Laibson、Tversky、Thaler、Kahneman等的行为经济学理论等。2.1.2.2企业的模仿行为即指那些在技术、管理等方面上较为落后的企业与优先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策略更[23]新并获得一定成效的企业采取相同或者相似决策的行为。具体包括生产、管理及与经营相关的其他模仿行为等。生产行为的模仿涵盖了产品、工艺、技术等方面,是最普遍存在的模仿行为之一,尤其是在一些对技术研发要求较低的商品,或是一些掌握难度较小、门槛较低的技艺中。新研发出来的产品一旦被某些企业优先投放市场,并取得显著效益,便会招致大量后行企业争相模仿。管理行为的模仿包括管理手段、方法以及制度三方面的模仿。日益激化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营内容不断地提高企业管理的难度。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除了具备系统的管理理论知识、先进的管理理念、开放的管理思想等,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执行力,懂得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不失分寸地制定并实施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以有效地将管理者的脑力升华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可以说,管理者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决定了企业能否具备持久的竞争力。也只有让管理者最大限度地理解了相关管理思想,才能使管理的方法、手段收获期望的效果。在企业经营策略上的模仿主要包括对产品、竞争、市场等几个方面的模仿。市场上,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现有市场份额以及自身经营业务的特点等来选择采取何种经营策略。也正是如此,企业的经营策略往往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所以,相较于对生产、管理行为的模仿,企业经营策略的模仿显得更加困难。尽管如此,只要企业切实根据自身主营业务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策略,稳步实施,有序进行,必然能收获实质性的效益。通过对模仿与企业模仿行为相关概念的研究,本文综合其经济学、管理学概念,认为企业的模仿行为是指那些在技术、管理等方面落后的企业受到优先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决策更新并获得一定成效的先动企业影响,在趋利避险的动机影响下,保持和先动企业主体一致或者基本相同的行为。2.1.3邻居效应2.1.3.1邻居效应含义邻居效应,英文全称neighborhoodeffect,最早是用来描述住宅区的特色对于本区域内居[24]住人口行为、态度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后来,邻居效应被进一步引申为带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环境特点可以对当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从而,来解释某些地理类型,例如对教育、选举的地理类型对当地人群的影响。2.1.3.2邻居效应的作用机制关于邻居效应的作用机制,目前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于西方学界。西方学界在这方面的创新性理论较多,概括起来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首先是艾伦和特纳在1997年提出[25]了六种用以辨别不同邻居效应的作用机制;2001年,斯莫、纽曼对当今学者频繁使用的两[26]种邻居效应作用机制模型进行了整理归纳;2003年,弗里德里克斯、加尔斯特和马斯特德[27][28][29]在前人的基础上作出新的总结,提出了邻居效应发挥作用的四种机制;2007年,萨姆森等人提出“经过精心挑选,结合对类似操作的概念、经验等方面的研究……有理由相信目[30]前有四种存在着相互关联但却又保持独立作用的邻居效应效应机制”,本文主要整理归纳了艾伦和特纳、斯莫和纽曼等识别出的几种典型性邻居效应作用机制。(1)艾伦和特纳识别出的六种作用机制1)社会(人际)网络。现实中,人们常常通过各自拥有的社会(人际)网络来获得所需的支持及相关资源。2)社区服务的质量。社区服务的质量可能严重影响社区居民的福利。而诸多社区服务中,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3)成年人群对未成年人群社会化进程的影响。居住区内的成年居民在所受教育等方面的不同差异对居住区内未成年人群的社会化进程存在影响。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同龄人群的相互作用。相同年龄层次的群体内部的影响往往不容小觑。比方说,某个居住区内青少年犯罪群体数量庞大,那么,这个居住区更容易滋生青少年被教唆而加入甚至直接参与犯罪的现象。5)与犯罪和暴力的接触程度,包括接触频率、深度等。一般而言,与犯罪和暴力接触越多,接触者受到精神影响的可能性越大,更甚者,产生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6)除此之外,邻居效应的作用还会受到硬件的物理距离及距离对效应扩散的隔离程度等因素影响。(2)斯莫和纽曼识别出的两种作用机制1)第一种,称为社会化作用机制。主要是由居住区整体环境决定,常常通过社会化渠道作用于居住区内的个体,尤其是那些辨别力较弱的未成年人群。2)第二种,工具化作用机制(instrumentalmechanism)。工具化作用机制重点聚焦于研究居住区内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受居住区整体环境的作用方式、影响程度等。斯莫和纽曼认为这一机制可以作出进一步的细分,如后来提出的网络鼓励模型等。本文将处于同一博弈区域内的个体间直接产生的相互影响称为邻居效应,当然,这里的同一博弈区域是指由个体及其一级邻居直接参与的博弈范围。2.1.4复杂网络及其几个重要统计特性复杂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基本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已从最初的数理科学领域[31]逐渐延伸至生命科学、工程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等众多不同的领域中,成为了近年来不同领域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以下是文中涉及的主要定义相关概述。2.1.4.1网络与复杂网络[32]网络是顶点(有时也称为节点)以及边(顶点或节点之间的关联)的集合。以网络形式存在的系统比比皆是,如因特网、万维网、社会网络、科学家协作网、基因调控网、公司间商务关系网络、科技系统中的电话网、神经网络、新陈代谢网络、论文之间相互引述而形成的网络,以及其它种种形式。由于这些网络呈现出相似的复杂特征,因此被称为“复杂网络”。人们对复杂网络的理论研究始于18世纪Eular提出并解决的Konigsberg七桥问题,也就是图论研究的开端。复杂网络是由具有一定特征和功能的、相互关联及相互影响的基本单[33]元所构成的复杂集合体。2.1.4.2几个重要统计特性概述(1)节点(node)网络的基本单元,用来表示网络中的个体。假定网络N中共有n个节点,则可以用集合N={1,2,3…i…n}表示,0<i<1。(2)连线/边(link)连接两个顶点的线,表示网络中个体之间的连接关系。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度(degree)度也称为节点度或连接度,表示与一个顶点相关联的边的条数或者节点的个数。假定复杂网络N中节点i具有k个邻居,那么节点i的度即为k。通常,在网络中不是所有节点都有相同的度。对于有向网络而言,一个节点的度可分为出度和入度。节点的出度是指从该节点出发的边的条数,节点的入度定义为进入该节点的边的条数。对方便开展研究,本文将忽略网络的有向性问题。(4)平均度(averagedegree)所有节点的度的平均值,称为网络的平均度,一般用表示,其表达式为:n1kkini1(5)度分布(degreedistribution)网络中节点度的分布情况可用分布函数P(k)来描述,它表示随机选取一个节点的度刚好是k的概率。如节点i的度为k,网络N中度为k的节点总数为m,则P(k)=m/n。2.2集群内企业间模仿行为的三种成因近年来,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界有一种新的倾向,就是用“模仿”、“羊群行为”、“从众行为”等来分析经济问题,当然这也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在经济学的演进与完善历史进程中,对模仿的忽视,以及未将模仿行为作为重要概念来对待,这很大程度上减弱了经济假说的解释力。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将模仿(从众行为、羊群行为等)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学的研究框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现有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内企业间模仿行为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三种视角:(1)节约信息成本;(2)人的有界理性及其在人群中的不均匀分布;(3)知识外溢。下面,文章将对这三种理解作出详细介绍。2.2.1节约信息成本企业的良好运营依赖于管理者合理的决策,合理的决策又依赖于大量准确的市场信息,然而,市场普遍存在着未知性、不确定性,这导致了信息本身的非对称性及非完备性,从而进一步导致信息获取的困难性及信息处理的复杂性。由此,致使企业获取信息需要支付一定[34]的成本,就产生了著名的“信息悖论”。这一理论认为,一方面,“为获取信息所付出的成本可以使个体从一无所知状态迅速转变成无所不知状态,然而,仅有极少部分交易者承担得[35]起实现这一转变所需的成本”,这也就要求企业不得不将获取信息所需的付出边界点推到“预期边际成本=预期边际收益”处;而另外一方面,由于获取信息所需的成本及其收益并不具备可预知性,无法实现提前的最优化计算,因此,在完全获得所需信息前,直接预测出获取信息所需的预期成本及收益这一行为并不现实。“信息悖论”的存在不断推动企业在非对称、非完备信息充斥的世界里,借助其他手段来完成信息成本的最小化,而模仿,恰恰是节约信[36]息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企业对同类型成功企业的模仿可以减少搜寻合适的技术手段、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管理方式和生产对象的成本。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模仿也是有效保证所获信息质量的常见有效途径。王昭凤、范开[23]阳(2005)将信息成本进一步细分为技术、运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成本。所谓技术信息成本是指后动的企业为了获得先动企业的技术信息所需要支付的成本额。作者指出,技术的取得又有三种主要方式:第一种是企业通过对公开市场上现有的产品进行技术分析,逆向研究,反求解密,来掌握新产品的相关技术;第二种是利用被模仿企业信息的外溢来获取;第三种则是直接与信息拥有者开展交易。运营信息成本则是指后动的企业为了获取先动企业关于模仿对象的各种内部运营信息所需要支付的成本额。运营信息为企业内部信息,一般可以通过到企业学习参观,接受企业主动共享的信息便能够掌握。当然,也可以询问一线工作人员来实现了解。由于部分运营信息属于企业商业秘密,因此,收集这类信息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信息本身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而企业的模仿行为从决策到投入到实施,再到产生实际的经济效果,需要一个较为漫长过程,仅仅通过依靠掌握与模仿对象直接相关的技术信息和运营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必须动态地考虑在这个过程中的其他相关环境及其可能的变化,包括被模仿对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相关的环境信息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可能决定着个体企业采取模仿行为后所将收获的实际经济效益。2.2.2人的有界理性及其在人群中的不均匀分布[37]产生模仿行为的第二种解释是人的有界理性及其在人群中的不均匀分布。古典经济学将“经济人”定义为完全理性人,其具备掌握完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个体可以通过观察整体局势,全面考量每个策略所导致的结果,从而,在多个备选方案间作出策略选择,以保障利益的最大化。对此,阿罗(K.Arrow)最早产生质疑,提出了“有界理性”(boundedrationality)概念,指出人的行为“既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阿罗将主体之所以为有限理性,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着的是一个复杂、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38]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在一定阶段范围内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自此直至20世纪40年代,西蒙(H.A.Simon)开始详尽且深刻地指出并描述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完全理性假设的不现实之处,正式提出了“有限理性说”。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理性受到多重限制,这些限制可概况为:第一,现实生活中,对于决策信息及其结果,人们无法完备掌握,认识具有零碎性、不完全性。第二,人们对于决策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即使通过借助经验、规律等做出推断,其结果也会存在主观性、片面性等。要想完全通过预期和想象来替代实际生活中的真正决策结果,这是不准确,也是不可能的。第三,在策略过程中,虽然可以通过斟酌比较多个备选方案来获得优化决策,然而,事实上,人们无法穷尽所有可能[39]性方案,自然也无法对所有方案做出比较,能做的往往只是比较常见的几种有效方案。因此,在专业化产业区中,当真正拥有实力的企业家研发出新知识,第一个模仿者在这里就扮演了“模仿型企业家”的角色,作为模仿的“探路者”、“先行者”。其模仿行为所获得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成效将直接影响群体中其他伺机者的行为决策,如若成功,其他伺机者便会迅速模仿,此时,扮演“探路者”的第一个模仿者便成为了其他伺机者的学习对象,尤其是当该学习对象拥有较大市场容量或较低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时,模仿群体的规模将急速增长。2.2.3知识溢出产业集群是一个开放系统,从集群内外部搜寻技术支持或模仿对象是集群内企业一种常见的技术行为。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将产业集群内企业模仿行为聚焦于“知识溢出”之上。知识溢出是集群内各主体之间互动的结果,现有的绝大部分研究对知识溢出在集群竞争优势创造上的重要性给予了肯定。然而,由于知识本身流动性、公共性等的特质,知识溢出也导致了“栽树人”与“乘凉人”不一致的结果,甚至导致“栽树人”由于自身利益受损而影响其继续“栽树”的积极性。2.2.3.1知识溢出的含义对知识溢出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Marshall。Marshall认为知识通过溢出在产业集群内扩散,成为“弥漫在空气中”的公共产品,从而使整个区域内的企业更加容易获得创新信息。Marshall用“溢出”定义来阐释产业集群中个体企业由于彼此间存在着较为深厚的信任关系[40]等,使得个体在享用外部的创新信息上更具优势。此后许多学者沿袭了Marshall的思路,从外部性的角度对知识溢出进行了界定。1962年,Arrow从创新者创新成果不可独占性的角度指出,知识溢出是指知识的使用者在未给予知识创新者任何形式补偿的情况下,较为容易地获取创新企业在研发活动中新创造[41]出的知识的现象。1979年,Griliches则从溢出受益者出发给了新的理解视角,即从事模仿或创新的个体从[42]其他从事类似研究的个体中无需回报地获得更多收益的现象。1996年,Jaffe从创新者补偿的角度,指出知识溢出是基于模仿者和创新者的信息交换来获取知识的现象,然而,在整个交换过程中,创新者并未收到来自模仿者的直接补偿,又或[43]者,收到的补偿远低于知识创新本身所需承担的价值。2004年,国内学者臧良行从过程角度,认为知识溢出是特定地区或行业中,个体组织的[44]知识,特别是隐形知识在整个群体中散布、传递、转移和汲取的现象。2006年,孙兆刚从知识扩散过程的外部性角度,指出是知识的收获方将所获取的知识与自有的知识融合,从而进一步开发出新知识,然而,在整个过程中,却没有给予知识的发出者任何补偿,或者给予的补偿远远小于创造知识本身所需支付的成本,因而,形成知识发出[45]者没有享受到全部收益,知识接受方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没有承担全部成本的现象。其后,学者金祥荣、叶建亮将知识溢出的定义运用到产业集群领域,从而提出了“LocalKnowledgeSpillovers”的新型概念,即集群内知识溢出,具体是指集群内的企业相较于集群[46]外企业能够更快地利用来源于附近的重要知识资源,完成创新,创造收益。上述关于知识溢出的定义虽源于不同角度,却都概括出了知识溢出的本质。从个体角度1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来讲,知识溢出过程中知识的创造者并不能独自拥有知识创新的全部成果,而知识的接受者也没有为通过溢出得到的知识承担全部成本,客观上存在着外部性。从产业集群角度来讲,知识溢出有利于集群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相较于集群外企业,集群内的企业往往能更快、更有效地开展创新活动。2.2.3.2知识溢出的必然性(1)知识的特性知识溢出是由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目前对其产生原因的研究多是从知识本身特征出发,主要将其归因于知识的稀缺性、流动性、公共性等特性。Helpman和Grosman(1991)等人将知识溢产生的根本原因归为知识本身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认为知识在本质上属于全人类,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之一。与Helpman和Grosman观点类似的,Kaz(2002)也认为知识溢出是知识自身的本质特性之一,并且这一特性源于知识自身的扩散性、流动性和稀缺性。2000年,Lucas提出,显著区别于物质资本的独占性、排他性,技术知识有着典型的非竞争、[47]非独占及非排他性等公共物品属性。技术知识不会因为使用时间、强度的增加而出现损益,也不会因为个体企业的使用而影响到该知识在其他企业的使用。由此,可以看出,技术知识是兼具外溢的自然趋向及共享的生产性能的重要资源。(2)知识溢出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成因的研究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成本优势、资源禀赋优势以及外部性优势三种。其中,外部性优势源于集群内企业间知识溢出。1964年,马歇尔(Marshall)在对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时提出,出现产业集群这一现象有三个主要原因,分别为掌握专业技能的员工在劳动市场上的流动与共享、同类中[4]间产品的市场投入及共享和知识溢出。国内学者石培哲(2000)在《产业集聚形成原因探[48]析》一文中也总结道,产业集群是规模经济与外部效应的共同体。2004年,梁琦在《产业集聚论》一书中提到是运输成本、收益递增和外在性,地方市场[49]需求、产品差异性、市场关联和贸易成本以及知识外溢导致了产业集群的产生。2007年,Ellisonh和GlaeserKerr在合作研究中,再次指出,产业集群应归因于地理集聚[50]的自然成本优势以及区域内的知识外溢。知识外溢带来的经济优势吸引着相关企业不断在地理上聚集,形成产业集群现象。而当大量企业共存于同一区域范围内,这种外溢效应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吸引来更大规模的企业集聚。由此可见,知识外溢与产业集群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可以说,集群内存在知识溢出是必然的。(3)知识的公共品属性为企业模仿行为提供了模仿“源”知识溢出归根到底是知识的非自愿性扩散,是一种经济外部性的表现。将知识溢出置于集群环境,可以作出两种情况的区分:第一种,由于集群内同类企业间相互学习、合作形成的溢出。不难看出,这种情况下,知识的发出方和接收方是明确的、互1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的;第二种则是由于知识使用的非排他性形成的溢出。此时,接收方不需经由发出方准许,甚至不需知道发出方的身份,便可尽情享用地域集聚所带来的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尽情享用外部“飘来”的“共享知识”。一般而言,我们认为,集群内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等任何知识源流出的知识均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共享”,从而为行业企业所模仿或征用。然而,当集群内长期从事创新行为的企业因其他非创新企业的大规模模仿而导致创新收益被明显瓜分时,整个群体的创新激励机制会趋于奔溃,原本愿意从事创新的企业也将纷纷停止创新,最终,导致整个集群内所有企业均趋于模仿,群体不再有可以提供模仿源的技术创新行为。正如熊彼特(1912)所说的,模仿行为势必导致创新的利润空间缩减,当这种模仿行为规模普及,创新利润最终消失,那么,整个群体的经济也将一并收缩。以上所述三种视角是迄今为止学者们对集群内企业间模仿行为机制的三种典型理解,其中,节约信息成本与人的有界理性及其在人群中的不均匀分布视角适用于解释任意企业采取模仿这一行为的动机,而知识溢出则产生于产业集群环境特定视角下。当然,除此之外也有个别不同理解,如行为经济学认为模仿行为是一种受自然、设计等环境因素及个体主观因素[51]影响,从而导致理性程度偏低的“跟风”现象。BaneIjee(1992)通过“羊群行为”的决策模型指出,相同决策行为的先行者基数越大,那么,模仿别人决策的行为便会显得越有成效。行为经济学对模仿的相关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跟风”模仿倾向,但是,其在研究对象上毕竟仅仅局限在金融市场这一领域,并且,也未做出更进一步的研究。1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浙江省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模仿行为分析3.1浙江省产业集群现状浙江产业集群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最初主要依靠民间自发力量及[52]市场作用机制逐渐形成。在经历5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如今,已步入稳定增长阶段。总体而言,浙江省产业集群分布极广,数量众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要从事传统产业经营,地理广布于特色工业园区,以“专业市场+工厂”为主营模式。当前,产业集群经济已经成为浙江工业经济的主体部分,是浙江经济的支柱和活力之源。根据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7年的报告,2007年全年,集群经济创造的工业总产值达2.52万亿元,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达53.4%。换言之,在浙江的工业经济中,超过一半比重的产值是以集群经济的产[53]业形态来存载的,集群经济优势十分显著。报告还指出,全省产业集群的生产单位,包括企业与个体工业单位,数量总计达23.66万个,集群经济的从业人员共计674.5万人。2009年,在经济平稳回升、总体形势向好的关键时期,浙江省政府制定并推行了《加快集群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根据要求,到2012年,全省将打造10个左右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20个左右300亿元至1000亿元、60个左右100亿元至300亿元[54]的产业集群。未来数年内,争取创造出具有完善功能的专业分工协作体系、公共服务支撑体系,推出众多高知名度与高美誉度的区域品牌。目前,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五点:(1)从集群生产规模看,以中小规模产业集群为主2008年,全省共有集群经济312个,其中,销售收入在50亿元以下的集群经济有176个,占总数的56.4%,100亿元以下的集群经济约占总数的90%,具体数据可参见表3.1:表3.1浙江省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与个数分布情况表年销售收入数量(单位:个)百分比50亿元以下17656.4%50亿元-100亿元6420.5%100亿元-200亿元4614.74%200亿元-500亿元196.08%500亿元以上72.28%(2)从企业主体规模看,以中小企业为主据统计,截止2009年年底,浙江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共计46729家,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9.6%,生产总值比重84.4%,就业人数占比90.8%,税收贡献达85.6%。其中,一大批中小企业获得快速成长。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上半年,浙江省中小企业创1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5]造的工业产值总计18955.3亿元,比去年增长了29.6%。当然,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全省中小企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总体而言,仍然保持着较高速的增长,增施强劲的趋势并未发生改变。(3)从区域布局看,多分布于环杭州湾及温台沿海地区2008年,在全省的11个地级市中,地块经济总量规模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宁波、杭州、绍兴、温州和台州,以上5个市的集群经济总量规模已经占到全省的71%。而以县(市、区)为单位的462个区块工业总产值统计中,以生产规模超200亿元的集群为例(如表3.2)表3.2以县(市、区)为单位,生产规模超200亿元的集群信息表(单位:亿元)集群经济工业总产值集群经济工业总产值萧山纺织1264余杭机械加工336镇海化工957诸暨袜业328绍兴县纺织747宁波保税区液晶光电326永康五金703慈溪轻纺针织290慈溪家电550鄞州纺织服装282萧山机械汽配550温岭泵与电机260乐清工业电器486温岭汽摩配234鹿城服装480长兴纺织服装224诸暨五金423玉环汽摩配224余姚家电380吴兴印染织造223瑞安汽摩配350宁波江北有色金属214根据上述信息,不难看出,浙江省产业集群在区域布局上,以环杭州湾(如萧山、镇海、绍兴、慈溪、余姚等)及温台沿海地区(永康、乐清、温岭、玉环等)为集中分布区域。(4)从产业结构看,主要为传统产业,产业内容广泛依托产业集群支撑,浙江省涌现了数量众多的国家级制造中心和产业基地,集群产业涵盖面极广,渗透到了绝大多数工业领域。除烟草制品行业外,统计的30个典型制造行业,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集群经济。用工业总产值对这30和制造业进行核算发现,经济规模总量超出1600亿元的共计8个产业,超过2000亿元的共计4个产业;吸纳的从业总数1万人以上的共计17个产业,10万人以上的共计6个产业。(5)从集群发展看,集群整体内在素质不断提升2005年底,浙江省政府提出了由集群经济向集群经济效应转变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标志[56]着浙江省的产业升级工作买入了实质性阶段。产业升级的实质就是不断促进产业竞争力的[57]提升。近年来,省及各级市县乡政府积极通过积极引入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增加校企联络等方式不断推动集群经济的创新发展,特别是通过扶植部分行业龙头企业,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区域的创新发展。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集群网络对模仿行为的影响分析集群网络是指集群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各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实体间产生各种关联,形成的一个规模较大、具有动态边界的互动性关联的集合。在集群[58]形成初期,网络特征表现为网络规模较小、网络范围有限等。集群的地理邻近性等形成的不同结构的网络特性也会对模仿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网络理论强调,网络中存在的关联越多,个体越便于获取详细信息,这也将有利于[59]模仿行为的开展。王敏提出,在以下三种情况下:(1)先动者发出的声势越大;(2)先动者获得的经济效果越符合准模仿者的取值范围;(3)先动者的示范效应传播阻力越小时,示范效应就越显著,[60]模仿行为也就越容易产生。岳芳敏认为,传统产业集群为企业通过模仿进行技术追赶提供三种途径,分别可以通过社会网络、集群“孵化器”和集群中企业网络的交互活动来实现。她指出,企业主要通过社[61]会网络来获取知识和技术等资源,且企业的创新行为较多表现为模仿创新行为。魏江、勾丽提出,集群内企业的模仿具有模仿源信息传播便利、模仿源分布比较集中、模仿内容更加丰富、模仿成功率更高和模仿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由于不同集群内企业构成存在差异,因而不同的集群网络将直接影响集群内企业的模仿策略。魏江还将集群内企业的构成分为两种类型:卫星式集群与网状式集群。所谓卫星式集群是由“主导企业与关联企业构成,并且产业集群的核心为主导企业”。在这一集群中,大企业之间将不开展简单模仿,而是在其他企业成功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创新模仿。集群内的其他关联企业主要向核心企业模仿来开展学习。而网状式集群则主要由大量中小企业构成,这些企业可能具有产品的同质性,或者技术的接近性,又或者规模的相似性等特点。在这一集群结构中,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易大多以平等的市场关联和水平的互动联系为主,中小企业将主要的模仿源定位于集群中[62]某方面较为领先的企业,并且他们的模仿缺乏创新性,往往开展简单的照搬照抄。3.3浙江省产业集群中企业模仿行为现状作为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浙江产业集群具有产业集群所具有的一般性特征,如柔韧性、互动性、根植性等,同时,也具有显著的特殊性。概括来说,浙江省产业集群可以被描述为一个“中小企业集聚,血缘、亲缘、地缘关系显著,依托专业市场构建的传统性产业集群”。集群中有着数量庞大的模仿者,并且,随着模仿者的不断进入,模仿机制作用也愈发凸显。与集群外企业比较,集群内企业与企业间的关联活动显得更加频繁,特别是在那些具有区域性合作网络紧密的企业间。然而,合作的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合作方式的不断增加、企业创新能力的与日俱增,某些企业间的竞争优势也逐渐凸显,竞争能力不断提升,这些都使得集群内企业的示范作用愈发明显,从而导致企业间的模仿更加频繁。从全球产业分工角度讲,浙江省内的产业集群的绝大部分依旧处于价值链底端,尤其在传统产业领域,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并且,集群中的大部分企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业以企体或家庭为单位,设立门栏低、资金需求少、产值低、规模小,再加之普遍存在的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整个集群内分工协作体系严重受限。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管理人才、研发与创新规模,因此,只能开展以低成本为比较优势的恶性竞争,且其价格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环境保护、质量安全等内部成本转移给社会成本所致。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新产品研发能力薄弱、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差,整个集群更偏于集聚而非协调整合创新。这一切,都影响着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及竞争力的提升。1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不同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企业模仿行为分析4.1基于邻居效应的企业动态收益模型构建4.1.1邻居的界定标准集群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联系,既包括因技术专利转让、合作研发、交流互访等形成的正式联系,也包括由人员流动、竞争产品逆向研发等构成的非正式联系。而非正式联系,为集群内企业间开展模仿行为带来了诸多无形便利。结合对相关理论成果的研究及案例集群的实地调研,本文选取了“亲缘关系”作为网络中邻居的界定标准,认为正是基于这种“亲缘关系”才构成了集群内企业间的联系(或连线)。所谓的亲缘关系,既包含三代以内的血缘关系,如三代以内直系、旁系血亲等,也包括地缘或其他具有显著辨析度的人际关系等,如老同学、旧同事、地理概念上的邻居等,并将以此标准构成的不同网络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网络结构下企业模仿行为开展了分析探讨。4.1.2基于邻居效应的模仿行为集群内企业间模仿行为机制的现有解释主要集中在节约信息成本、有界理性及其在人群中的不均匀分布、知识外溢三个视角。与此相区别的,本文以“邻居效应”作为解释集群内企业间模仿行为的核心思想,认为产业集群的地理邻近特征造就了显著的“邻居效应”特性,也就是说,邻居这一角色在集群中对个体企业的行为决策影响甚深。基于此,文章进一步提出“个体企业采取模仿行为与否取决于自身及其邻居在上一轮博弈过程中不同策略选择下的收益情况”观点。并且,为更合理地应用这一思想,在模仿构建过程中,文章除添加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邻居效应”指标,如技术溢出系数β、网络群体中创新者的比例u等,还围绕“邻居”这一主体确定了“周围邻居的平均收益”和“周围邻居的最大收益”两种策略更新标准。4.1.3单个企业动态收益模型的构建本文设定个体收益函数为:SN(1x)(4.1)i,ji1其中:Si,j即为单个企业博弈过程中的动态收益值;Ni-1表示上一轮博弈中单个企业获得收益的原始存量,当i=1,N0即为企业j尚未参与博弈情况下的原始创新收益值,为方便研究,本文假设N0=a(a为大于0的常数);i表示博弈次数;j表示节点j;1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表示单个企业j进行创新所获得的创新收益系数,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及开展相关理论探讨后,文章对x值的合理取值设定为:x=0.3;β表示单个企业j进行创新后产生的技术溢出系数;此外,在共有m个节点的网络中,本文引入Yi,j来区分节点j的策略选择情况,若节点j在进行第i次博弈时采取创新策略,即Yi,j=1;若节点j在进行第i次博弈时采取模仿策略,则Yi,j=0。从而,可以将创新收益系数、技术溢出系数与个体企业策略选择取值进一步归纳为公式4.2、公式4.3:0.3Yij,1X(4.2)0Yij,0即,当节点j在进行第i次博弈时采取创新策略,Yi,j=1,此时,个体企业j进行创新所获得的创新收益系数x=0.3;当节点j在进行第i次博弈时采取创新模仿策略,Yi,j=0,此时,个体企业j进行创新所获得的创新收益系数x=0,因为个体企业j并不存在创新行为。Y11ij,(4.3)(1-)(1)Yij,0其中,u为网络群体中创新者的比例;并且,基于N0=a,文章假定创新收益存量的如下迭代关系:()NSN0112()NSSN01223()SSSN12333()SSSN23443()SSSN34553()SSSN45663………………4.1.4博弈演化过程:两种博弈演化标准的设定4.1.4.1以周围邻居的平均收益作为策略更新标准假设:单个企业j在第i轮博弈中,其作出策略更新Yi,j:10或者01。那么,当j在第i轮博弈所获得的收益小于周围邻居在该轮博弈中获得的平均收益,即当kSi,j(0Sijl,,)/k时,个体企业j作出策略调整,采取与邻居相同的博弈策略,l表示j节点的邻居,k则为其邻居个数,k=(0,1,2,3,4……)4.1.4.2以周围邻居的最大收益作为策略更新标准假设:当企业j在i轮博弈中获得的收益小于某邻居l(l为j的所有邻居中最大收益获得1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者)在i轮博弈中获得的收益,即当SSi,jmax(ijl,,)时,企业j将作出策略更新,采取与l相同的策略。策略更新过程可表示为:当SSi,jmax(ijl,,)Sijl,,其中,Si,j表示第i轮博弈中,节点j获得的收益;Si,j,l表示第i轮博弈中,节点j的邻居l作为最大收益者时获得的收益。4.1.5“模仿-创新”初始矩阵设置在仿真过程中,本文还建立了由20个节点(节点名称:A-T)组成的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无标度网络结构图,设定了“模仿-创新”初始矩阵[1,0,0,1,0,0,0,1,0,0,0,0,0,0,1,0,0,0,1,0]。其中,节点A、D、H、O、S为随机选取出来的初始创新者,定义为“1”;其余15个节点为初始模仿者,定义为“0”。4.2随机网络下的企业模仿行为分析4.2.1随机网络下的行为传播规律1959年,两位匈牙利国籍的著名数学家Erdos、Renyi将随机性引入到网络中,提出了著[32]名的随机图模型,即ER随机模型,被视为由传统图论过渡到现代图论的一个标志性里程碑事件。ER随机网络最简单的一种描述方式如下:给定网络N的节点总数为n,网络中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以概率p进行连接,生成网络N(n,p)。概率p的取值区间从0到1,因此网络中边的总数范围从0到n×(n-1)/2,网络的平均数目为p×n×(n-1),网络的平均度就是p×(n-1)。传统的随机网络,如ER网络模型,尽管连接是随机设置的,但是,该网络中的绝大多数节点拥有的连接数目基本一致,也即,网络中节点的分布方式近似遵循钟形的泊松分布,有一个特征性的“平均数”。所有节点中,连接数目高出平均数许多或者低出平均数许多的节点都极少,并且,随着连接数目的不断增大,其概率会呈现出指数式的迅速递减。因此,随机网络又称为指数网络,其网络分布也近似服从于泊松分布,网络结构简图如图4.1。图4.1随机网络结构简图概括而言,与普通网络相比,随机网络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网络中节点的设置及其与周围邻居节点的关联具有显著随机性;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节点的分布方式近似服从泊松分布,网络中,连接数目比群体平均数高许多或低许多的节点都极少,并且,随着时间的无限推移,网络中大部分节点的边数会呈趋同态势。由此,本文将随机网络下的行为传播规律归纳为以下两点:(1)随机网络下的企业选址及其行为传播具有显著随机性;(2)由于网络中各个节点拥有的邻居数相差不大,因此,尽管该网络结构下的行为传播具有显著随机性,但是,随着传播时间的延伸,群体行为会呈现逐渐趋同状态。4.2.2随机网络下企业模仿行为分析4.2.2.1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随机网络结构下,当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中上一轮博弈所获收益最大者的策略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时,所得仿真结果如图4.2:10.90.80.70.60.50.40.30.20102030405060708090100图4.2随机网络下最大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图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对象后,集群中模仿-创新状态演化状态如表4.1,“(n)”表示该轮博弈中具有n个创新者,下同。表4.1随机网络下最大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表(1/2)ABCDEFGHIJKLMNOPQRST节点名称说明10010001000000100010初始状态(5)初始状态10010011000000100010第1次(8)11010011001000100010第2次(11)第1-4轮博弈11011011001000101011第3次(12)中,创新者个数11011011001000111011第4次(14)持续增加11011011111000111011第5次(15)11011011111100111011第6次(17)第6-9轮博弈11111111111100111011第7次(17)中,创新者个数11111111111100111011第8次(17)短期稳定在1711111111111100111011第9次(17)11111111111100111011第10次(18)创新者个数短期11111111111101111011第11次(18)稳定在18个2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续表4.1随机网络下最大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表(2/2)ABCDEFGHIJKLMNOPQRST节点名称说明11111111111101111011第12次(19)11111111111111111011111111111111111110118次博弈,创新11111111111111111011者个数短期稳定11111111111111111011……在19个111111111111111110111111111111111111101111111111111111111011第19次(19)11111111111111111111第20次(2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自第20轮博弈11111111111111111111开始,创新者个11111111111111111111数增至20个,并11111111111111111111且保持长期稳定11111111111111111111状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第99次(20)11111111111111111111第100次(20)此时,创新者个数不断增加。在第1-4轮博弈中,创新者个数呈现5-11-12-14-15的持续增长,在6-9轮、10-11轮、12-19轮博弈中,创新者个数分别呈现了17个、18个、19个的短暂平衡,第20轮博弈后,所有企业均转变成创新者,整个网络实现了长期且稳定的创新均衡。4.2.2.2以上一轮博弈中周围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随机网络结构下,当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上一轮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时,所得仿真结果如图4.3: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0.350.30.250.20.150.10.0500102030405060708090100图4.3随机网络下平均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图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中上一轮博弈收益的平均值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标准后,集群中模仿-创新状态演化状态如表4.2:表4.2随机网络下平均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表(1/2)ABCDEFGHIJKLMNOPQRST节点名称说明10010001000000100010初始状态(5)初始状态00000000000000000000第1次创新者个数呈现10010001000000100010第2次0-5-0的规则波动00000000000000000000第3次(5-0)10010001000000100010第4次00100000000000000000第4-9轮博弈中,创10010001000000100010新者个数呈现5-100100000000000000000……的规则波动1001000100000010001000100000000000000000第9次(5-1)10010001000000100010第10次00100000001000001001100100010000001000100010000000100000100110010001000000100010第10-23轮博弈中,00100000001000001001创新者个数呈现10010001000000100010……5-4的规则波动001000000010000010011001000100000010001000100000001000001001100100010000001000102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续表4.2随机网络下平均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表(2/2)ABCDEFGHIJKLMNOPQRST节点名称说明001000000010000010011001000100000010001000100000001000001001第23次(5-4)10010001000000100010第24次00100000011000001001第24-33轮博弈中,10010001000000100010创新者个数保持500100000011000001001个不变,但创新主体10010001000000100010……由“ADHOR-CJKQT”00100000011000001001规则变动1001000100000010001000100000011000001001第33次(5-5)10010001000010100010第34次00100000011000001001第34-39轮博弈中,10010001000010100010创新者个数呈现00100000011000001001……6-5的规则波动1001000100001010001000100000011000001001第39次(6-5)10010001000010100010第40次0010000001100001100110010001000010100010第40轮博弈开始,…………………………………………………………………………创新者个数保持600100000011000011001……个不变,但创新主体10010001000010100010由“ADHMOS-CJKPQT”00100000011000011001规则变动1001000100001010001000100000011000011001第99次10010001000010100010第100次(6-6)此时,创新者比率呈现剧烈波动,且这种波动由强渐弱直至消失。其中,在第1次博弈到第3次博弈间,以0-0.25-0的创新率循环波动;在第4次博弈到第9次博弈间,以0.25-0.05的比率循环波动;在第10次博弈到第23次博弈间,以0.25-0.2的比率循环波动;在第24次博弈到第33次博弈间,以0.25-0.25的比率循环波动;在第34次博弈到第39次博弈间,以0.3-0.25的比率循环波动;在第40次博弈到第100博弈间,以0.3-0.3的比率循环波动。通过以上仿真结果,可以看到,无论是以周围邻居中上一轮博弈所获收益最大者的策略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还是以周围邻居上一轮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参照,随机网络结构下群体模仿行为具有较大随机性(波动性),并且,随着传播时间(博弈次数)的不断推移,群体会呈现出整体趋同性(甚至完全一致):当以周围邻居中上一轮博弈所获收益最大者的策略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对象时,20次博弈后群体内个体全部趋于创新;当以周围邻居上一轮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时,40次博弈后群体内个体全部趋同(但并非全部趋于创新,而是呈现规则波动下的均衡状态)。2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这与随机网络结构下的行为传播规律结论:(1)行为传播具有显著随机性;(2)随着传播时间的延伸,群体行为会呈现逐渐趋同状态一致。4.2.3案例探讨——大唐袜业集群4.2.3.1大唐袜业基本现状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是蜚声中外的“中国袜业之乡”、“中国袜子名镇”,在整个袜业界,素有“大唐袜机响,天下一双袜”的说法。大唐袜业,是对以大唐镇为中心的袜子生产及其相关联的设备、劳动力、市场、原材料、联托运等与袜子相关的外围产业所组成的特色产业[63]群体的统称。迄今为止,大唐袜业已形成以大唐镇为中心,涉及周边,辐射集群包括安华、草塔等12处,120个村落,1万多家农户家庭,吸纳的劳动力达到10万余人,是辐射周边区县的最大特色工业专区,并被确立为中国最大袜业生产基地和浙江省21世纪最具有成长性的产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仅2011年一年,大唐袜业产出各类袜子193亿双,占全国袜子生产总量的70%以上,全球袜子生产总量的40%左右。4.2.3.2大唐袜业产业集群的结构特征(1)龙头企业匮乏,家庭作坊集聚,企业的选址及其创新行为具有较强随机性亚当·斯密认为,所谓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中小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形成的群体。大唐袜业集群目前拥有上万家与袜子相关的专业加工企业,但其中70%是量大、弱小、分散的家庭企业,在大唐袜业的上万家的袜子生产厂家中,每户的户均袜子制造机器持有量仅有7台,并且,其中超过80%的企业所持有的资产总量不到50万。据资料显示,2011年,集群中销售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300余家,销售上亿元的市[64]级规模企业仅60家。因此,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从传统意义上讲,诸暨大唐的袜厂由于其组织系统松散、袜业生产链不齐备,无法实现最终产品的单独供给,绝大多数企业也未能形成生产规模,因此,很难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作为由大量家庭企业组成的大唐袜业集群,大部分企业集中于家庭住宅、自建房屋、就近租房等处,选址随意性强。同时,由于集群内企业间缺少正式的沟通渠道,其创新行为受血缘、亲缘等因素影响显著,具有较强随机性。(2)专业化分工的产业结构网络大唐袜业的分工网络结构包括生产分工网络、市场交易网络、支撑与创新系统网络三大[65]块。在生产分工上,专门完成一道或者是少数几道工序的作坊式微型企业广泛分布,袜子生产链上所需进行的不同工序也分别由不同企业通过各自的分工与协作逐步完成。在整个袜业集群中,这样的现象十分常见:织袜的只需负责完成织袜工序,缝头的只需负责完成缝头工序,印染的只需负责完成印染工序,竞争仅存在于从事同类工序的企业间。袜子生产过程被分解为选料、织袜、缝边、印染等10个环节,同时,也由此形成了10大运作部门。与生产对应的,大唐袜业在市场交易中也逐渐形成了分工化的交易市场,包括原料市场、袜机市场、袜子市场、劳务市场和联托运市场等。归根到底,正是这种独特的分工-协作式产业结构2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网络,支撑着大唐袜业多年的蓬勃发展。大唐袜业生产流程和分工程序原料织袜缝头印染定型、包装批发零售大唐袜业市场交易网大唐袜业支撑与创新系统络原料袜机加工技术引进与产品设计市场市场袜子金融服务(包括民间融资)市场劳务托运地方政府支持与引导市场市场图4.4大唐袜业分工流程图4.2.3.3大唐袜业集群具有随机网络结构特性基于对大唐袜业大量企业,如浙江卡尔登袜业有限公司、华企服饰有限公司、千慕针织有限公司、美锦针织有限公司等的实地调研,分析发现,该集群是由一系列家庭作坊式微型企业形成的具有内在经济技术联系的专业化分工企业网络。集群内部并没有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销售相结合的多产品、多部门的现代公司企业,也不存在核心大企业直接控制的局面,结构形态基本属于扁平状,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两点:(1)袜业集群内龙头企业匮乏,家庭作坊大量集聚,就地生产,企业的选址及其创新行为都具有较强随机性;(2)集群内专业化分工明确,同类企业由于无需直接参与面向客户的终端市场竞争,企业间也尚未形成正规化的沟通渠道,因此,往往通过维持与其存在亲缘关系企业的联系,获得相关产业信息,当这种亲缘关系分布到地理网络中,便呈现出分布的不规则性。并且,随着时间的延伸与网络规模的扩大,集群内各企业主体最终所拥有的邻居数基本趋同。这恰好符合随机网络的“随机性”与“随着时间的无限推移,网络中大部分节点的度会逐渐趋同”两大特点。因此,本文认为,该集群具有随机网络结构特性。4.2.3.4基于网络结构的大唐袜业集群发展策略探讨仿真结果显示,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大唐袜业在20轮博弈后将实现全体创新;以上一轮博弈中周围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袜业集群经历由大到小的数次波动后,在第40轮博弈后实现比率为0.3的创新均衡。事实上,如前文所述,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唐袜业集群是由一系列家庭作坊式微型企业形成的具有内在经济技术联系的专业化分工企业网络,集群内部并没有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销售相结合的多产品、多部门的现代公司企业,也不存在核心大企业直接控制的局面,因此,要求家庭作坊式微型企业公开各自营运信息,从而,实现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并不现实。相反,通过袜业市场上各类产品的定价、销售状况等指标的获得,来进一步判断上一轮博弈中周围邻居收益的平均值,再以周围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就显得可行许多。因此,要想提高并稳定大唐袜业集群的创新比率,本文更倾向于从“以上一轮博弈中周围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角度对大唐政府提出如下发展建议:建议一:加强对袜业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定期且及时地公布上期袜业市场的相关信息,如各类产品信息、价格信息、销量信息等;建议二:扩大财政投入,建立袜业研究所,引导其与纺织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以顾客需求为突破,创新袜料、袜品样式等,提高袜业创新水平。4.3小世界集群网络下的企业模仿行为分析4.3.1小世界网络下的行为传播规律1998年,Watts和Strogat对一个部分有序系统中的顶点添加连线建立了介于规则网络与[66]随机网络间的网络,称为小世界网络(Small-worldnetworks)。小世界网络的生成规则如下:(1)这是一个具有N个节点的网络,其中,单个节点与其距离最为接近的邻接点和次邻接点通过连线相互连接,最终,形成一个环型。也就是说,该网络具有高聚集性,节点与地理邻近企业关联非常密切;(2)节点与节点间的以概率P实现连接,且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最多只允许通过一条边进行连接,任何节点都不能与自身相连。换言之,小世界网络亦存在随机性关联的特性。小世界网络是一个兼具小世界性和高聚集性的网络模型,它以规则网络为基础,在其结构上通过概率p的随机连线添加,从而,构建出一个介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之间的新型网络,小世界网络结构简图如图4.5。图4.5小世界网络结构简图2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由此,本文将小世界网络的行为传播规律归纳为以下两点:(1)集群内邻居节点间联系极为密切,整体协调性、带动性较强;(2)节点间关联的规则性与随机性并存,企业行为传播也兼具了规则性(短暂或完全趋同特性)与随机性(短暂或持续波动特性);4.3.2小世界网络下企业模仿行为分析4.3.2.1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小世界网络结构下,当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中上一轮博弈所获收益最大者的策略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时,仿真结果如图4.6:10.90.80.70.60.50.40.30.20102030405060708090100图4.6小世界网络下最大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图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对象后,集群中模仿-创新状态演化状态如表4.3:表4.3小世界网络下最大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表(1/2)ABCDEFGHIJKLMNOPQRST节点名称说明10010001000000100010初始状态(5)初始状态11111111000000110111第1次(13)创新者个数快11111111110001111111第2次(17)速增加11111111111111111111第3次(20)11111111111111111111第4次(20)11111111111111111111第5次(20)11111111111111111111第6次(20)自第3轮博弈11111111111111111111第7次(20)开始,创新者11111111111111111111个数增至20个,并且保持11111111111111111111……长期稳定状态111111111111111111112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续表4.3小世界网络下最大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表(2/2)ABCDEFGHIJKLMNOPQRST节点名称说明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第99次(20)11111111111111111111第100次(20)如图表所示,前2次博弈过程中,创新者个数显著增加,呈现5个-13个-17个的增长状态,并且增速先快后慢,但是,第3次博弈后,所有企业都趋于创新。4.3.2.2上一轮博弈中周围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小世界网络结构下,当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上一轮博弈所获收益的平均值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时,仿真结果如图4.7:0.40.350.30.250.20.150.10.0500102030405060708090100图4.7小世界网络下平均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图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上一轮博弈收益的平均值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标准后,集群中模仿-创新状态演化状态如表4.4:表4.4小世界网络下平均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图(1/2)ABCDEFGHIJKLMNOPQRST节点名称说明10010001000000100010初始状态(5)初始状态00000000000000000000第1次第1-5轮博弈中,10010001000000100010创新者个数呈现00000000000000000000……5-0的规则波动100100010000001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第5次(5-0)2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续表4.4小世界网络下平均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图(2/2)ABCDEFGHIJKLMNOPQRST节点名称说明10010001000000100010第6次创新者个数呈现00000000000010000000第7次(5-1)5-1的规则波动10010001000000100010第8次000000000000100000001001000100000010001000000000000010000000第8-17轮博弈中,10010001000000100010创新者个数呈现00000000000010000000……5-1的规则波动10010001000000100010000000000000100000001001000100000010001000000000000010000000第17次(5-1)10010001000000100010第18次00000000000011000000第18-39轮博弈…………………………………………………………………………中,创新者个数呈10010001000000110010……现5-2的规则波动000000000000110000001001000100000011001000000000000011000000第39次(5-2)10010011000000110010第40次00000000000011000000第40-45轮博弈10010011000000110010中,创新者个数呈00000000000011000000……现7-2的规则波动1001001100000011001000000000000011000000第45次(7-2)10011011000000110010第46次00000000000011000000…………………………………………………………………………自第46轮博弈开10011011000000110010始,创新者个数呈……00000000000011000000现8-2的规则波动10011011000000110010均衡00000000000011000000第99次10011011000000110010第100次(8-2)此时,创新者比率呈现剧烈波动,且这种波动的差值在0.3左右,波动强度由强减弱再逐渐增强,直至达到创新比率0.1-0.4循环波动。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当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时,群体在3次博弈后整体趋向创新,群体行为的协同性极强;而当以周围邻居上一轮博弈收益的平均值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对象时,群体在100次博弈过程中后均未趋于均衡,第46轮博弈后,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呈现出固定且大振幅区间(0.1-0.4)的持续波动。由此,可以看出,在小世界网络结构下,节点间联系极为密切,群体行为呈现极强的协同性(最大值标准下的较快均衡与平均值标准下的较大波动),规则性(最大值标准时的完全趋于创新)与随机性(平均值标准时的持续波动)并存。这与上文关于小世界网络的行为传播规律推断:(1)集群内邻居节点间联系极为密切,整体协同性强;(2)该网络结构下的个体行为传播兼具了规则性与随机性一致。4.3.3案例探讨——绍兴纺织集群4.3.3.1绍兴纺织业基本状况绍兴县的纺织产业集群,是在以柯桥为中心的方圆30平方公里范围之内,从纺织原料到纺织面料都有良好的制造场所和销售渠道,并且具有钱清轻纺原料及中国轻纺城这两个大销售市场。纺织行业是在绍兴诸多产业中历史最为悠久,是其典型的特色产业之一,史书记载,早在隋唐时期,便有了绍兴华舍“日出万丈绸”的说法。自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纺织业经历[67]了“五次革命”:化纤革命、市场革命、体制革命、无梭化革命以及外贸革命,实现了纺织业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绍兴纺织行业在当地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牢牢把握国际产业转移和加入WTO等的机遇,极好地发挥了纺织产业的地方性比较优势,提升迅速,已然成为了绍兴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多年来始终占据着全市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4.3.3.2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结构特征(1)少量龙头企业,中小企业集聚,地缘关联显著在绍兴县具有数千家的纺织企业,各企业之间分工精细,相互合作竞争,既有小型生产商,也有不少的大中型企业,如绍兴县科旺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兴发化纤集团有限公司、绍兴好利时布业有限公司、浙江凤凰庄纺织品有限公司等,但是,中小企业占了企业总数的[68]92.8%。这些企业年产值从几千万元到一两亿元不等。区别于大唐袜业的家庭作坊,除了三代以内亲缘关系形成的联系,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也存在着地域分布带来的地缘联系。调研发现,该集群内企业选址较为集中,多分布于104国道、杨渔线、杨绍线等主干道两侧,沿线式的集群分布也使得个体企业与周边邻居间的地缘关联突出。(2)产业链完整,协作度高经过多年的努力,绍兴市的纺织产业已经齐备了从纺织原料到服装服饰的完整产业生产链,并且,也形成了对应的专业市场和销售网络。据统计,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67]服装、鞋、帽制造业分别居于全市工业大类行业中的第一、二、五位。在绍兴,还有中国最大的纺织品市场——中国轻纺城。纺织品用料多样、款式多变等的特性,使得集群内企业间必然形成较为紧密的联系,那些在亲缘、地缘上存在关联的企业,彼此间便更容易成为互相关注与学习的焦点。4.3.3.3绍兴纺织集群具有小世界网络特性结合对集群内部分企业的实地走访,文章将绍兴纺织集群特点概括为以下三点:(1)中小企业集聚为主,存在少量龙头企业;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集群内企业选址集中,多分布在104国道、杨渔线、杨绍线等主干线两侧,住宅与厂区分离;(3)由于纺织品样式多变等的特性,集群内企业间存在较高的协作性,尤其那些在亲缘、地缘上存在关联的企业间,这种协作性更为显著。这些关联呈现在地理分布上既具有邻近企业间的高密集性,又具有亲缘关联企业间的不规则性。因此,本文认为,绍兴纺织集群具有小世界网络的高聚集性、稳定性与随机性特性,符合小世界网络结构的基本网络结构特性。4.3.3.4基于网络结构的绍兴纺织集群发展策略探讨仿真结果显示,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绍兴纺织集群经历由快到慢的创新增长,在第3轮博弈后便实现全体创新;以上一轮博弈中周围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集群在经历整体由小到大的数次波动后,在第46轮博弈后实现比率为0.4-0.1的循环创新均衡。现实中,绍兴县的数千家纺织企业,年产值从几千万元到一两亿元不等,规模总体而言较大。因此,针对绍兴纺织集群,既适用于以周围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也适用于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进行改进。然而,根据中国轻纺城公布的《2012年1-9月份实缴税费企业排行榜》,以排名前5位的绍兴县科旺纺织有限公司、钱清轻纺原料市场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兴发化纤集团有限公司、绍兴好利时布业有限公司、浙江凤凰庄纺织品有限公司为例,五大公司主页上并未公布过任何与公司经营绩效相关的报告。基于此,本文以实现“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对绍兴纺织机群发展提出如下改进建议:建议一:绩优企业应加强自身责任意识,及时且主动公布企业各季度报表,公开企业经营信息;同时,考虑到“以上一轮博弈中周围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时集群创新比率的大幅度波动及较低创新比率,文章同样对绍兴纺织集群提出两条改进建议:建议二:政府应继续加大力度,加强对纺织市场的监管,建立行业协会,负责定期且及时地公布上期纺织行业市场的相关信息,如各类产品信息、价格信息、销量信息等;建议三: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纺织研究所,引导其与纺织类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以顾客需求为突破,创新布料、样式、纺织工艺等,提高集群整体创新水平。4.4无标度网络下的企业模仿行为分析4.4.1无标度网络下的行为传播规律1999年,学者Barabasi,Albert和Jeong通过大量网络的研究,对Poisson分布网络提出质疑与补充。他们认为,现实中还存在着许多满足幂律分布形式的网络。例如众所周知的万维网,研究发现,万维网中,仅有为数不多的知名网站才拥有着远超于一般水平的大量链接,而大部分的网页只有数量稀少的几个链接,也即,仅有少数节点具有大连接度,而绝大多数的节点仅具有小连接度,他们将网络的这种特性称为无标度特性。为了更好地解释幂律分布3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形式网络的产生原理,Barabasi和Albert进一步提出了无标度网络模型,又称为BA无标度[69]网络模型。无标度网络具有两个显著区别于其他网络的特性:(1)增长特性。最初具有x0个节点的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引入新的节点,这些新节点会逐个连到网络中已存在的节点上。(2)优先连接特性。即新进入的节点更加倾向于选择具有较高连接度的“大”节点进行[3]连接,这种现象类似于管理学理论中的“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在选择新的连接节点时,假设新节点连接到节点i的概率π(ki)取决于节点i的度数(其中,N为网络中的节点总数):1(k=k+)iiN(k+1i)j=1简言之,BA无尺度网络具有两个重要结构特性(如结构图4.8所示),一是增长特性,即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二是优先连接性,新进入的节点更加倾向于选择具有较高连接度的“大”节点进行连接。这与集群内企业间模仿行为大部分源于核心企业的特性类似。基于此,本文将无标度网络的行为传播规律归纳为以下两点:(1)集群中存在具有远高于集群平均度的节点,即龙头企业,度小的节点受度大节点影响显著;(2)伴随着大节点行为策略的不断变更,群体行为呈现整体的趋同性或随机性(波动性)。图4.8无标度网络结构简图4.4.2无标度网络下企业模仿行为分析4.4.2.1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无标度网络结构下,当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中上一轮博弈所获收益最大者的策略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时,仿真结果如图4.9:3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90.80.70.60.50.40.30.20102030405060708090100图4.9无标度网络下最大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图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对象后,集群中模仿-创新状态演化状态如表4.5:表4.5无标度网络下最大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表ABCDEFGHIJKLMNOPQRST节点名称说明10010001000000100010初始状态(5)初始状态10110011001000100010第1次(8)创新者个数快11110011101111110011第2次(15)速增长11111111111111111111第3次(20)11111111111111111111第4次(20)11111111111111111111自第3轮博弈11111111111111111111开始,创新者…………………………………………………………………………个数增至20……11111111111111111111个,并且保持11111111111111111111长期稳定状态11111111111111111111第99次(20)11111111111111111111第100次(20)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到,前2次博弈过程中,创新者个数显著增加,呈现5个-8个-15个的增长状态,并且先慢后快,但是,第三次博弈后,所有企业都趋于创新。4.4.2.2以上一轮博弈中周围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无标度网络结构下,当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上一轮博弈所获收益的平均值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时,所得仿真结果如图4.10:3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0.350.30.250.20.150.10.0500102030405060708090100图4.10无标度网络下平均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图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上一轮博弈收益的平均值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标准后,集群中模仿-创新状态演化状态如表4.6:表4.6无标度网络下平均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表(1/2)ABCDEFGHIJKLMNOPQRST节点名称说明10010001000000100010初始状态(5)初始状态00000000000000000000第1次(0)在1-2-3次博弈,创10010001000000100010第2次(5)新者个数呈现0-5-000000000000000000000第3次(0)的规则波动10010001000000100010第4次(5)创新者个数呈现5-100000000000000001000第5次(1)的规则波动10010001000000100010第6次00000010000000011000第6-11次博弈过程…………………………………………………………………………中,创新者个数呈现……100100010000001000105-3的规则波动00000010000000011000第11次(5-3)00010001000000100010第12次(4)第6-11次博弈过程10000010000000011000第13次(4)中,创新者个数保持00010001000000100010第14次(4)在4个的短暂稳定00000010000000011000第15次00010001000000100010第15-20次博弈过程00000010000000011000中,创新者个数呈现……000100010000001000103-4的规则波动00000010000000011000第20次3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续表4.6无标度网络下平均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表(2/2)ABCDEFGHIJKLMNOPQRST节点名称说明00000010000100011000第21次(4)创新者个数保持在400010001000000100010第22次(4)个的短暂稳定00000010000100011001第23次(5)00010001000000100010第24次(4)第23-27次博弈过程00000010000100011001第25次(5)中,创新者个数呈现00010001000000100010第26次(4)5-4的规则波动00000010000100011001第27次(5)00000010100100011001第28次00010001000000100010自第28轮博弈开始,…………………………………………………………………………创新者个数增至2000000010100100011001……个,并且保持长期稳00010001000000100010定状态00000010100100011001第99次00010001000000100010第100次(6-4)此时,创新比率呈现出极大波动,并且在前6次博弈过程中,创新比率的波动最大,差值达0.25,其后继续不规律地出现相对较小幅度的波动,到28次博弈后,整个群体的创新比率呈现出0.3-0.2的规律性循环波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当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时,群体在3次博弈后整体取向创新,呈现出极强的群体趋同性;当以周围邻居上一轮博弈收益的平均值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对象时,群体在100次博弈过程中均未趋于均衡,第28次博弈开始,呈现出固定且小振幅区间(0.2-0.3)的持续波动。这说明,在该网络结构下,节点间联系极为密切,并且小节点受大节点影响显著,伴随大节点行为变更呈现出较强群体趋同性(最大值标准下的极快均衡与平均值标准下的较小波动),规则性(最大值标准时的完全趋于创新)与随机性(平均值标准时的持续波动)并存。这与上文关于无标度网络的行为传播规律:(1)集群中存在具有远高于集群平均度的节点,度小的节点受度大节点影响显著;(2)伴随着大节点行为策略的不断变更,群体行为呈现整体的趋同性或随机性一致。4.4.3案例探讨——温州低压电器集群4.4.3.1柳市低压电器的基本状况柳市镇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全镇总面积49.88平方公里。迄今为止,在这个占地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的集镇内,已拥有从事低压电器设备及其他相关配套设备生产的企业4000余家。如今,柳市镇已经不仅仅是温州地方电器产业的发源地,更成为了我国目前最大的低压电器设备生产与出口基地,被赋予“中国电器之都”的美称。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柳市镇低压电器的年产值共计480亿元,在国内低压电器市场中的份额超过60%。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4.3.2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的结构特征柳市低压电器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50几个年头。纵观柳市低压电器集群分布,除去零星分散的家庭小作坊,低压电器集群内有企业约2000余家,主要分布于104国道线温州乐清段的两侧,以柳市镇为中心,七里港、象阳、翁、北白象、黄华、[70]乐成诸镇为外围的一带狭小空间。整个集群结构呈中卫型,处于中心的是温州正泰集团和德力西控股集团等大型集团公司,这些集团公司旗下拥有大量的协作企业,为其提供专业的相关配件及配套服务,甚至完成产品的最终装配。4.4.3.3柳市低压电器集群具有无标度网络结构特性柳市低压电器集群有着显著区别于大唐袜业、绍兴纺织的集群特征,即整个集群结构呈中卫型,处于中心的大型集团公司拥有的邻居数远超于集群内节点的平均邻居数。关于这一[71]点,可以通过了解当地的两大电器巨头——正泰集团和德力西控股集团的发展史看出。1984年7月,胡成中偕其弟胡成国、小学同学南存辉等人共同创立了正泰集团与德力西集团的前身——“乐清县求精开关厂”,“以质取胜”的经营方式和灵活的机制带来了工厂的飞速发展。1990年,求精开关厂划分为一厂、二厂,分别由胡成中的几个亲戚协管经营。后来,由于胡成中、南存辉经营方式的不合,过渡一年后,两人便开始了各自的独立经营之路。1990年,南存辉离开求精开关厂,同几个亲戚一起成立了一家新家族企业。1991年,为充分利用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他又拿出一部分资金完成中美合资,建立了中外合资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电器专业化生产的方向,“正泰”品牌自此横空出世。1994年2月,正泰把握市场发展趋势,成立了中国国内第一家低压电器行业的企业集团。为加速企业的发展,南存辉先后派出多个亲信协助建置与经营提供相关配件及配套服务的子公司,包括现在的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北白象)、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北白象)、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柳市)、浙江正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温州)等。迄今为止,正泰已经拥有员工23000余名,下辖8大关联生产的子公司,2000多家销售中心和特约经销处,同时,正泰集团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国外设立了50多家销售机构,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最大压电器生产商之一。而求精开关厂的另一位主创者胡成中,在经营二厂的同时,又创办了乐清德力西电子元件厂。1992年春,他也瞄准外商合资的政策优惠,引进外资创建了“中外合资温州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在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发表后,胡成中又通过对同行内小企业的兼并与联合,于1993年成立了浙江德力西电器实业公司,并要求按总厂式模式进行管理。其后,1994年成立了浙江德力西集团公司。而后,1996年在国家工商局的审批下,德力西企业晋升为一家全国性无区域的企业集团公司。三年后,德力西又瞄瞄准商机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生产高、中压电器及成套专业设备;同时,还成功完成了杭州西子(集团)公司的并购案,这些举措无疑使德力西集团的整体规模、品牌力及综合实力得到急速扩张与提升。与正泰的管理模式相似,胡成中在德力西不断扩张过程中,调派了多个亲信协助建置与经营3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提供相关配件及配套服务的子公司,包括如今的德力西防爆电器公司、德力西集团正大电器实业公司、德力西集团精密机床电器厂、德力西集团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互感器分公司等。迄今为止,德力西集团已经拥有成员企业70多个,销售机构600多个,协作企业700多个,员工10000多人,固定资产8亿元,拥有各类生产设备2000多台(套)。总资产11亿多元,2000年总产值40多个亿,年生产能力达7000万台(套),是我国工业电器产业生产规模最大、产量最多、品种最全的企业之一。家族式、亲友式经营是温州低压电器集群的典型特征之一,除了正泰、德力西集团外,还有许多类似的案例。调查发现,在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纽带形成的温州低压电器集群内,少量龙头企业拥有着远超于平均水平的邻居数,其对整个集群的影响显著。温州低压电器集群的具体特性可概括为以下两点:(1)整个集群结构呈现中卫型,处于中心的是温州正泰集团和德力西控股集团等大型集团公司,这些集团公司旗下拥有大量的协作企业,为其提供专业的相关配件及配套服务,甚至完成产品的最终装配;(2)集群中的新进企业个数不断增加,并且,为了充分利用地理邻近性为自身可能带来的收益,绝大多数新进企业倾向于向德力西等中心企业集聚,如建置于2011年4月的新峰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建置于2012年年初的利得电子厂等,均以德力西集团为中心就近选址建置。因此,本文认为,温州低压电器集群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的增长特性与优先连接特性。4.4.3.4基于网络结构的温州低压电器集群发展策略探讨仿真结果显示,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温州低压电器集群在3轮博弈后便实现全体创新;以上一轮博弈中周围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集群在经历大到小再到大的次数波动后,第28轮博弈后实现创新比率为0.3-0.2的循环创新均衡。现实中,温州低压电器集群以柳市镇为中心,整个集群结构呈中卫型,既拥有远超于平均邻居数的典型大节点,又具有近似于平均水平的大量普通节点。因此,该集群既适用于以周围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又适用于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进行改进。实地调研也发现,在这一集群内大节点对集群整体的创新辐射性显著,如正泰集团、德力西控股集团等旗下就拥有大量协作企业,专门为其提供专业的相关配件及配套服务,甚至完成产品的最终装配。因而,结合仿真结果,本文认为,基于网络结构的温州低压电器集群发展策略应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为探讨重点,辅之以“周围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然而,依旧以正泰集团与德力西控股集团等电器巨头为例,查阅各自的公司主页,可以看到,只有正泰集团在2010年、2011年两年对外公布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年度报告》,披露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增长等信息,德力西等其他巨头电器企业并未开展过相关信息的披露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以实现“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对温州低压电器集群发展提出如下两条建议:3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建议一:龙头企业应加强自身责任意识,培养自律精神,及时且主动公布企业各季度报表,公开企业经营信息;建议二:由于该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企业规模大、年产值高,具有极强的创新研发实力,因此,各企业主体尤其是规模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以创新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考虑到“以上一轮博弈中周围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时集群创新比率的大幅度波动及较低创新比率,文章同样对温州市政府提出两条改进建议:建议三:加强对低压电器市场的监管,建立行业协会,负责定期且及时地公布上期低压电器行业市场的相关信息,如各类产品信息、价格信息、销量信息等;建议四: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低压电器研究所,引导其与理工类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以顾客需求为突破,创新电器核心技术、制造工艺、款式样式等,提高集群整体创新水平。3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三种网络结构对模仿行为影响的对比分析为了更好地描述不同网络结构下企业模仿行为的差异,接下来,本文将对以邻居收益最大值与邻居平均收益值两种决策标准下的仿真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且,为便于观察100次博弈过程中单个企业对于的创新-模仿决策选择的细微变化,本文特别补充了局部博弈次数图(大图表示30次或者50次局部博弈图,具体视横坐标标识而定,小图则均为100次的完整博弈图)。5.1以邻居最大收益值为标准的网络结构-模仿行为对比分析5.1.1随机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仿真结果分析随机网络结构下,当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中上一轮博弈所获收益最大者的策略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时,所得仿真结果如图5.1:10.90.80.710.60.90.80.50.70.40.60.50.30.40.30.20510152025300.20102030405060708090100图5.1随机网络下最大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图(30次/100次)由图可知,创新者个数不断增加。在第1-4轮博弈中,创新者个数呈现5-11-12-14-15的持续增长,在6-9轮、10-11轮、12-19轮博弈中,创新者个数分别呈现了17个、18个、19个的短暂平衡,第20轮博弈后,所有企业均转变成创新者,整个网络实现了长期且稳定的创新均衡。5.1.2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仿真结果分析小世界网络结构下,当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中上一轮博弈所获收益最大者的策略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时,仿真结果如图5.2:4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90.810.70.90.60.80.70.50.60.40.50.30.40.30.20510152025300.20102030405060708090100图5.2小世界网络下最大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图(30次/100次)第1次、第2次博弈过程中,创新者个数显著增加,呈现5个-13个-17个的“先快后慢”增长态势,但是,第3次博弈后,所有企业都迅速趋于创新,实现了群体创新。5.1.3无标度网络下的仿真结果分析无标度网络结构下,当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中上一轮博弈所获收益最大者的策略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时,仿真结果如图5.3:10.90.810.70.90.60.80.70.50.60.40.50.40.30.30.20510152025300.20102030405060708090100图5.3无标度网络下最大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图(30次/100次)在前2轮博弈过程中,创新者个数显著增加,呈现5个-8个-15个的“先慢后快”增长态势,但是,第3次博弈后,所有企业也都趋于创新,实现了整体创新。5.1.4邻居最大收益值标准下的网络结构-模仿行为对比分析对比以上六幅图,以邻居中上一轮博弈最大收益者获得者的策略作为个体企业自身策略更新标准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第一,三种集群网络结构下,集群内企业最终都会趋于创新,达到稳定均衡的创新状态:随机集群网络结构与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下的群体行为倾向于协同性,而无标度集群网络结4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构下的群体行为则更偏向于趋同性(趋同性与协同性区别于达到一致性的速度,趋同性快于协同性)。在两种协同性网络中,随机集群网络结构下群体趋于创新均衡的速度远远慢于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与无标度集群网络结构。同时,对比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与无标度集群网络结构,可以看到,虽然这两种网络结构下群体趋于创新均衡所需的博弈次数一样,均为3次,但是,无标度集群网络结构下群体中创新着个数的增长(5-8-15-20)较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中创新者个数的增长(5-13-17-20)显得更加平稳,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群体行为随机性更小,或者说,由于龙头企业的存在而导致的趋同性更大。第二,随机集群网络结构下,群体中模仿-创新行为在趋于创新均衡状态过程中呈现出较大的随机性,有明显的增幅,同时,也有长时间创新比率停滞不前的状态,而在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与无标度集群网络结构中模仿-创新行在到达均衡状态前,其创新比率基本呈不断上升趋势。将以上分析应用于浙江省产业集群的三个案例中,也就是说,大唐袜业集群相较于绍兴纺织集群、温州柳市低压电器集群,要实现其群体创新均衡状态的难度要大得多。事实上,2012年相关数据表明,作为全世界1/3以上袜子产地的袜业集群,整个大唐市却仅仅拥有有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袜业研究所、2家轻纺产品检测中心、30几家厂办研究所,科技研发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67%(绍兴纺织集群1.32%、温州柳市低压电器集群1.71%),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极弱。5.2以邻居平均收益值为标准的网络结构-模仿行为对比分析5.2.1随机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仿真结果分析随机网络结构下,当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上一轮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时,所得仿真结果如图5.4:0.350.30.250.350.30.20.250.150.20.10.150.10.050.0500510152025303540455000102030405060708090100图5.4随机网络下平均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图(50次/100次)如上图所示,创新者比率呈现剧烈波动,且这种波动由强渐弱直至达到0.3的创新比例后消失。第1-3轮博弈过程中,创新者个数呈现0-5-0的规则波动;第4-9轮博弈中,创新者个数呈现5-0的规则波动;第10-23轮博弈中,创新者个数呈现5-4的规则波动;第24-33轮4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博弈中,创新者个数保持5个不变,但创新主体由“ADHOR-CJKQT”规则变动;第34-39轮博弈中,创新者个数呈现6-5的规则波动;第40轮博弈开始,创新者个数保持6个不变,但创新主体由“ADHMOS-CJKPQT”规则变动。5.2.2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仿真结果分析小世界网络结构下,当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上一轮博弈所获收益的平均值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时,仿真结果如图5.5:0.40.350.30.40.250.350.20.30.250.150.20.10.150.10.050.0500510152025303540455000102030405060708090100图5.5小世界网络下平均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图(50次/100次)如上图,创新者比率呈现剧烈波动,且这种波动的差值在0.3左右,波动强度由强减弱再逐渐增强,直至达到创新比率0.1-0.4循环波动。第1-5轮博弈中,创新者个数呈现5-0的规则波动;第6-7轮博弈中,创新者个数呈现5-1的规则波动;第8-17轮博弈中,创新者个数呈现5-1的规则波动;第18-39轮博弈中,创新者个数呈现5-2的规则波动;第40-45轮博弈中,创新者个数呈现7-2的规则波动;自第46轮博弈开始,创新者个数增至20个,并且保持长期稳定状态。5.2.3无标度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仿真结果分析无标度网络结构下,当个体企业以周围邻居上一轮博弈所获收益的平均值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时,所得仿真结果如图5.6:0.350.30.350.250.30.20.250.150.20.150.10.10.050.0500102030405060708090100005101520253035404550图5.6无标度网络下平均收益参照标准时的模仿-创新状态演化图(50次/100次)4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比率呈现出极大波动,并且前6次博弈过程中,创新比率的波动最大,差值达0.25,其后继续不规律地出现相对较小幅度的波动,到第28次博弈后,整个群体的创新比率呈现出0.3-0.2的规律性循环波动。具体来讲,在第1-3次博弈过程中,创新者个数呈现0-5-0的规则波动;第4-5次博弈过程中,创新者个数呈现5-1的规则波动;第6-11次博弈过程中,创新者个数呈现5-3的规则波动;第6-11次博弈过程中,创新者个数保持在4个的短暂稳定;第15-20次博弈过程中,创新者个数呈现3-4的规则波动;第21-22的博弈过程中,创新者个数保持在4个的短暂稳定;第23-27次博弈过程中,创新者个数呈现5-4的规则波动;自第28轮博弈开始,创新者个数增至20个,并且保持长期稳定状态。5.2.4邻居平均收益值标准下的网络结构-模仿行为对比分析对比以上六幅图,以上一轮博弈中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个体企业自身策略更新标准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第一,总体而言,三种集群网络结构下,集群内企业均有趋向于创新均衡的趋势,且这一趋势逐渐加强,但是只有随机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企业最终会实现稳定的创新均衡状态(40次博弈后,始终保持0.3的创新比率),而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与无标度集群网络结构下企业则无法实现稳定的创新均衡状态,而是趋向于不断波动的创新比率状态(45次博弈以后,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下的创新比率保持在0.1-0.4;28次博弈以后,无标度集群网络结构下的创新比率保持在0.2-0.3)。第二,三种集群网络结构下的创新比率呈现极大的波动。尤其是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始终处于超过0.15个差值的震荡。而随机集群网络结构下创新比率的波动,则具有显著的衰退性,最初的差值达0.25,随后逐渐缩小,甚至达到最后完全的稳定均衡状态。相较于随机集群网络结构下创新比率的波动,无标度集群网络结构下,创新比率由大到小,甚至短暂稳定,其后,大概23次博弈以后,又呈现出由小到大的趋势,并最终保持在0.1左右的差值。第三,对比最大收益与平均收益参照标准,我们发现,当以上一轮博弈中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个体企业自身策略更新标准时,三种集群网络结构均无法实现集群内所有企业都参与创新的均衡状态。整个集群中最大的均衡创新比率为0.4,也就是说,整个集群中创新者占群体比例将不会超过40%。再将以上分析应用于浙江省产业集群中的三个案例,大唐袜业在产业初始阶段,由于工艺需要,积极参与研发投入,直至产生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基本产品后,其创新投入逐渐缩小,甚至最后保持在30%左右的均衡创新比率。这与大唐袜业集群目前中70%是量大、弱小、分散的家庭企业现状匹配。4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总结与展望6.1总结论文以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无标度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网络结构特点对各网络结构下的行为传播规律作出归纳,并结合模型构建与仿真分析完成验证,而后,基于不同网络结构下的行为传播规律特点对大唐袜业、绍兴纺织以及温州低压电器等三个不同网络结构的集群案例分别作出发展策略探讨。研究发现,当以周围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标准时,三种集群网络结构中的企业最终都会趋于创新,达到稳定均衡的创新状态,但是,随机集群网络结构与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下的群体行为受网络结构影响偏向于协同性,而无标度集群网络结构下的群体行为受龙头企业带动则更偏向于趋同性。当以周围邻居上一轮博弈收益的平均值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对象时,三种集群网络结构中的企业均有趋向于创新均衡的趋势,且这一趋势逐渐加强,但是只有随机集群网络结构下的企业最终会实现稳定的创新均衡状态(且创新率为0.3,而非1,即并非群体全部创新),而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与无标度集群网络结构下企业则无法实现稳定的创新均衡状态,为不同振幅的波动性均衡。基于此,本文对不同网络结构的集群提出了差异化建议:一、随机集群网络结构下,更适宜以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应用于案例,大唐政府应加强对袜业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定期且及时地公布上期袜业市场的相关信息。同时,建立袜业研究所,引导其与纺织类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以顾客需求为突破,创新袜料、袜品样式等,提高袜业创新水平。二、小世界集群网络结构下,以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和邻居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策略更新标准均可。以最大值作为更新标准下,要求绩优企业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及时且主动公开企业经营信息;以平均值作为更新标准下,则要求政府建立行业协会,负责定期、及时且有序地公布上期纺织行业市场的相关信息。同时,也要求政府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提高集群整体创新水平;三、无标度集群网络结构下,适宜以邻居中收益的最大者作为策略更新的主要标准,辅之以邻居收益的平均值标准。以最大值作为更新标准下,既要求规模企业加强自身责任意识,及时且主动公布企业经营信息,又要求其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以创新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以平均值作为更新标准下,类似于绍兴集群的改进建议,一方面,政府应建立行业协会,定期且及时地公布上期纺织行业市场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也应加大财政创新投入,提高集群整体创新水平。6.2研究不足及展望(1)论文模型改进。本文构建的收益模型,加入了网络结构、技术溢出系数等几个基本影响因素,除此之外,可能还存在其他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影响因素。4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初始条件设置改进。文章对不同网络结构的探讨是基于拥有20个节点且随机设置其中5个节点作为创新者的矩阵作为初始状态开展研究的,初始条件设置具有局限性,建议增加初始节点的个数或多次调整初始模仿-创新状态,以提高结果的精准性。(3)复杂网络结构与集群案例的匹配度改进。本文对大唐袜业、绍兴纺织、温州低压电器集群三个现实集群案例的匹配是作者的实地调研及理论分析相结合所获得的结论,在某种程度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4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在这个冬季即将划上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多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颇丰,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王雷老师。从定题,到资料收集,再到论文的成稿、修改、定稿,王老师给了我无尽的耐心指导与无私的帮助。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每次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老师不论手头工作多忙,都会倾力指导、悉心点拨,为我指点迷津,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思考。当然,也要感谢管理决策与创新研究所里的陈畴镛、俞武阳、杨伟、周青、李彤等老师在每一阶段的讨论中带给我的建设性意见,让我的论文最终步入成熟。同时,也感谢在论文完成过程中不断给予我帮助同学们,如果不是你们不辞辛劳、倾力相助,我的论文也不会完成得如此顺利。感谢你们,俞益翔同学、柯尔挺同学、丁斌同学、孟海龙同学、张君同学、束海波同学、陈柳君同学等,由衷感激你们每一位。当然,最特别的感激要送给挚爱着并始终给予我最大支持与鼓励的父母,他们不仅始终支持我漫长坎坷的求学生涯,更在我每一次裹足不前时,给予最大的鼓励,告诉我“凡事欲速则不达”,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心情异常激动,从开始确定课题到框架建立、模型构建、仿真编程直至顺利完成,除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必须要感谢所有曾经倾力给予过我指导与帮助的老师、朋友、同学们,是你们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让我一次次突破障碍,看到希望!同时也感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完成毕业设计的环境,这也是无形的强大助力。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我的人们!4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杨荧彬.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0.[2]顾志刚.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动态演化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3]江涛,谭建.改进的BA无标度网络模型在企业集群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2-3.[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4.[5]BecattiniG.,JIDistrettoindustrialMarshallianoComeConcettoSocio-economico[M].Italian:CapitoloandCo,1991.[6]Hoover,E.M.TheMeasurementofIndustrialLocalization[J].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36,18(4):162-171.[7]PorterM.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M].London:Macmillian,1990.[8]王霁宇.基于FDI技术溢出的产业集群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9]MichaelE.Porter.Clustersandthe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76(6):77-90.[10]Roelandt,Clusteranalysisandcluster-basedPolicymakinginOECDCountries[Z],2002.[11]王缉慈.创新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顾自安.制度演化的逻辑[M].科学出版社,2011.07-01.[13]Tarde,G.TheLawsofImitation.NewYork:HenryHolt,1903.[14]McDougall.AnIntroductiontoSocialPsychology[M].London:Methuen&Co.LTD,1921.[15]Imitation:AChapterintheNaturalHistoryofConsciousness,JamesMarkBaldwin,NaturalHistoryofConsciousnessMind[J].1894,3(9):26-55.[16]Jevons,W.Stanley,TheTheoryofPoliricalEconomy[M].London:MacmillianandCo,1879.[17]任寿根.模仿行为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2,(2).[18]Miller,N.E.,Dollard,J.,SocialLearningandImitation[M].Conn.:YaleUniversityPress,1941.[19]Bardura,A.V.,ASimpleModelofHerdBehavior[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2,107:797-817.[20]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1]戴维.迈尔斯[美].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2]青木昌彦,张欢.比较制度分析[J].公共管理评论,2004,(2).[23]王昭风,范开阳.企业模仿成本及其对模仿结果的影响[J].南开经济研究,2005,(6).[24]罗力群.对美欧学者关于邻里效应研究的述评[J].社会,2007,(27).[25]Ellen,IngridGouldandTurnerMargeryAustin,DoesNeighborhoodMatterAssessingRecent4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Evidence[J].HousingPolicyDebate,1997,8(4).[26]Small,MarioandKatherineNewman,UrbanPovertyafterTheTrulyDisadvantaged:TheRediscoveryoftheFamily,theNeighborhood,andCulture[J].AnnualReviewofSociology,2001,27:23-45.[27]Friedrichs,Jurgen,Response:ContrastingUSandEuropeanFindingsonPovertyNeighborhoods[J].HousingStudies,2002,17,(1):5-179.[28]Friedrichs,JurgenandBlasius.SocialNormsinDistressedNeighborhoods:TestingtheWilsonHypothesis[J].HousingStudies,2003,18(6):807-826.[29]Friedrichs,Jurgen,GeorgeGalster,andSakoMusterd,NeighborhoodEffectsonSocialOpportunities:TheEuropeanandAmericanResearchandPolicyContext[J].HousingStudies,2003,18(5):797-806.[30]Sampson,RobertJ.et.al,AssessingNeighborhoodEffects:SocialProcessesandNewDirectionsinResearch[J].AnnualReviewofSociology,2002,28:443-478.[31]刘永奎.复杂网络及网络上的演化博弈动力学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32]DLópez-Pintado,DiffusioninComplexSocialNetworks[J].GameandEconomisBehavior,2008,62(2):573-590.[33]杨孟,傅新楚,吴庆初.复杂网络上带传播媒介SIS模型的全局稳定性[J].系统工程学报,2010,25(6):1.[34]KennethJ.Arrow,Economicwelfareandtheallocationofresourcesforinvention[J],StanfordUniversity-DepartmentofEconomics,1962:609-626.[35]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6]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37]林承亮.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以永康五金专业化产业区形成为例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5,(06).[38]龚向虎.有限理性下主体知识共享与转型绩效解释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39]张杰.西蒙的有限理性说与卡尼曼的行为经济思想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40]Grossman,G.andHelpman,E,InnovationandGrowthintheGlobalEconomy[M].UnitedStated:MITPress,1992.[41]Arrow,K.TheEconomicImplicationImplicationsofLearningbyDoing[J].ReviewofEconomicStudies,1962,29(3):155-173.[42]Griliches,Z.IssuesinAssessingtheContributionofR&DtoProductivityGrowth[J].BellJournalofEconomics.1979,10:92-116.[43]Jaffe,A.B.EconomicAnalysisofResearchSpillovers:ImplicationfortheAdvancedTechnologyProgram[J].NationalInstituteofStandardsandTechnology,1996,12:697-708.[44]臧良运.企业知识溢出效应与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北方经贸,2004,(11).[45]孙兆刚.知识溢出的路径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2006,(06).[46]金祥荣,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网络组织的集聚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0).[47]Lucas.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ment[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884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3-42.[48]石培哲.产业集聚形成原因探析[J].经济师,2000,(03).[49]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0]Ellison,GlaeserKerr,WhatcausesindustryagglomerationEvidencefromcoagglomerationpatterns[N],NBERWorkingPaper,2007(13068).[51]李永刚.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7.[52]楼关洪,李新,章钢.浙江产业集群优化升级探索[J].浙江统计,2009,(09).[53]汤黎路,周必健.推动集群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J].政策瞭望,2008,(10).[54]浙江制造升级:培育千亿产业集群[J].钟闻,政策瞭望,2009,(08).[55]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全省上半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分析.调研与对策,2010,(04).[56]来芸.浙江集群经济集群创新效应的产业升级[J].知识产权,2008,(02).[57]方崇辉.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2012,(04).[58]吉敏,胡汉辉.技术创新与网络互动下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5).[59]斯科[美],刘军译.社会网络分析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1.[60]王敏.从经济角度看企业模仿行为[J].科技和产业,2005,5(01).[61]岳芳敏.集群企业创新行为分析[J].财经科学,2007,(08).[62]魏江,勾丽.集群企业的模仿特征及模仿方式探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02).[63]李兵.大唐袜业的产业集群[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04).[64]潘如丹.大唐袜业-小产品成就大品牌[J].质量与标准化,2012,(04).[65]王祖强,虞晓红.分工网络扩展与地方产业群成长—以浙江大唐袜业为例的实证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2).[66]WattsDJ,StrogatzSH.Collectivedynamicsofsmall-worldnetworks[J].Nature.1998,393(6684):440-442.[67]吴燕红.如何提升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2).[68]黄慧.绍兴纺织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与出口绩效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69]范如国,许烨.基于复杂网络的产业集群演化及其治理研究[J].技术经济,2008,27(09):2.[70]李利群等.全球价值链视角中的原发型产业集群升级—以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为例[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02).[71]作者不详.德力西集团二十年跨越发展纪实[J].电网技术,2004(24),1-4.5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1.胡锡,袁睿志.消费者不道德行为及其对企业评价的调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19):68-692.基于合作竞争博弈的同行企业合作研发引导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YJC63020).2012-2014.Matlab仿真程序一、以周围邻居中上一轮博弈收益的最大值作为自身策略更新参照对象functionSMea=resultmax(z,A,E)%Z迭代次数,A复杂网络01矩阵,E模仿创新01向量N=1000;[m,n]=size(A);S=zeros(1,m);SA=N*ones(1,m);SB=N*ones(1,m);SC=N*ones(1,m);ratio=zeros(z+1,1);ratio(1)=(length(find(E==1)))/length(E);EState=E;fori=1:zEM=E;fork=1:(m-1)EM=[EM;E];endEA=A.*EM;forj=1:mif(i==2)N=(SA(1)+SB(1))/2;elseN=(SA(j)+SB(j)+SC(j))/3;endq=length(find(EA(j,:)==1));p=length(find(A(j,:)==1));u=1-q/p;v=u/(1+u);if(E(j)==1)x=1.3;b=v;elsex=0;b=-(1-u)^(1-u);5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endget=N*(1+x-b);S(j)=get;endSM=S;fork=1:(m-1)SM=[SM;S];endSMea=SM.*A;Etemp=E;fork=1:mif(SMea(k,k)0))))&&Etemp(k)==1)Etemp(k)=0;elseif((SMea(k,k)<(sum(SMea(k,:))/length(find(SMea(k,:)>0))))&&Etemp(k)==0)Etemp(k)=1;endendE=Etemp;ratio(i+1)=(length(find(E==1)))/length(E);ifrem(i,3)==1SA=S;elseifrem(i,3)==2SB=S;elseifrem(i,3)==0SC=S;endEState=[EState;E];endend5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谈小学生模仿行为的积极引导
- 合肥市包河区-岁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现状调查
- 同行企业技术创新与模仿行为研究
- 浅谈游戏中的模仿行为对电子化学习中的促进性因素的研究
- 积极引导幼儿模仿行为
- 幼儿模仿行为的积极引导
- 企业间高管联结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基于组织间模仿行为的实证研究
- 幼儿模仿行为的观察报告
- 试析游戏中的模仿行为对电子化学习中的促进性因素的研究
- 高校教师面孔吸引力、工作责任心对大学生内隐模仿行为的影响
- 小班区域游戏中幼儿模仿行为的观察研究
- 浅谈小班幼儿语言领域的模仿行为
- 浅谈小学生模仿行为的引导
- 合肥市包河区3-6岁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现状调查
- 幼儿的模仿行为.doc
-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模仿行为研究.pdf
- 浅谈孩子的模仿行为.doc
- 对幼儿的模仿行为积极进行引导.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