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7.36 KB
  • 2022-06-14 19:00:17 发布

小班区域游戏中幼儿模仿行为的观察研究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小班区域游戏中幼儿模仿行为的观察研究所在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专业:学前教育姓名:沙游溢学号:1340510003指导教师:邬春芹完成日期:2017年4月22日 目录摘要ⅠABSTARCTⅡ一、引言1(一)研究目的与意义1(二)文献综述1二、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2(一)模仿的概念2(二)模仿行为3(三)区域游戏3三、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模仿行为的现状和特点4(一)小班幼儿区域游戏中模仿行为出现的背景4(二)小班区域游戏中幼儿模仿行为的特点4四、小班幼儿区域游戏中模仿行为发生的原因分析6(一)模仿的过程也是一种游戏6(二)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7(三)对被模仿者的认同,与被模仿者维持良好的同伴关系7(四)小班幼儿行为具有冲动。盲目的特点7五、正确引导小班幼儿区域游戏中模仿行为的方法8(一)树立榜样性的模仿对象8(二)教师要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游戏经验8Ⅰ (三)教师要善于观察、密切关注幼儿的行为加以引导8(四)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9(五)帮助幼儿正确认识模仿9结语9参考文献10致谢11Ⅱ 摘要所谓模仿,在心理学上是指在没有外部控制的条件下,个体效仿他人的行为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模仿是小班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幼儿的语言、动作、行为习惯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以3-4岁小班幼儿为观察对象,选择南京市三所不同的幼儿园进行深入的观察并记录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出行的模仿行为。通过观察发现,小班区域游戏中幼儿模仿行为的特点体现在模仿的对象、模仿的动机、模仿的内容三个方面。研究表明,良好的模仿行为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心理发展不成熟和认知水平较低,常会出现不好的模仿行为,阻碍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对教师提出了建议,帮助教师运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模仿,从而促进小班幼儿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小班幼儿;区域游戏;模仿行为;观察Ⅰ AbstractTheso-calledimitationinpsychologyreferstointheabsenceofexternalcontrolundertheconditionofindividualothersbehaviorcausedbysimilaractivities.Imitationisanimportantwayoflearningforsmallchildren,thechildren"slanguage,action,haveveryimportantinfluencethedevelopmentofbehavior.Thispapermainlythroughbyusingthemethodofnaturalobservation,in3-4yearsoldchildreninsmallclassesastheobjectofobservation,NanjingCity,threedifferentkindergartensin-depthobservationandrecordthechildren"stravelintheareainthegametoimitatebehavior.Byobservingthecharacteristicsofchildren,smallareasinthegametoimitatebehaviorreflectedintheobjectofimitation,imitationmotivation,Thecontentofthethreeaspectsofimitation.Researchshowsthatgoodimitationbehaviorcanpromoteearlychildhooddevelopment,butduetothesmallchildrenofsmallage,immaturepsychologicaldevelopmentandcognitivelevelislow,oftentherewillbeagoodimitation,all-rounddevelopmenthinderchildren.Therefore,theauthorputsforwardsuggestionsfortheteachers,parents,helpteachersusethecorrectmethodtoguidechildrenmeaningfulimitation,soastopromotetheall-rounddevelopmentofyoungchildren.Keywords:smallchildren;regionalgame;imitationbehavior;observationⅡ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一、引言心理学家认为,模仿对于人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手段。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模仿也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他们正处于好奇心强的模仿阶段,在模仿中可以促进自身语言、动作、想象力、创造力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小班幼儿属于3-4岁的年龄段,和中、大班的幼儿相比,小班幼儿因为有其年龄的特殊性,模仿行为更常发生。因此,观察研究小班幼儿模仿行为更有价值。(一)研究目的与意义区域游戏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小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游戏。由于小班幼儿思维仍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阶段,所以在区域游戏中小班幼儿以模仿操作为主,然而由于小班幼儿心理发展仍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模仿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通过具体研究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出现的模仿行为,能够更加了解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为教师指导、促进小班幼儿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是:1、通过观察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模仿行为,初步探究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类型,分析小班幼儿出现模仿行为的原因。2、通过观察不同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模仿行为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小班幼儿区域游戏中模仿行为的特点。3、有助于帮助教师了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运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模仿,对促进小班幼儿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二)文献综述一直以来,幼儿模仿行为都受到了国内外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家长的关注。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关于幼儿模仿行为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关于幼儿模仿行为主要特征的研究.10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学者们认为幼儿模仿以无意模仿为主,认同是模仿的前提,幼儿的模仿行为通过强化而习得。如陈帼眉曾提出幼儿模仿以无意模仿为主,没有明确的动机,只是在特定的情境和氛围中做出的冲动性的行为;并认为认同是模仿的前提,情感植根于认知之中,同样又可以强化认知。米德在《社会学习与模仿》中提出社会学习与模仿理论,认为幼儿模仿行为通过强化而习得。奖励幼儿的模仿行为,会强化幼儿的模仿行为。相反,幼儿的模仿行为不给予奖励会削弱孩子的模仿行为。2.关于幼儿模仿行为原因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幼儿模仿行为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如杨翠霞认为幼儿模仿行为受游戏动机的激发,儿童出现模仿行为往往是觉得对方的行为好玩,模仿的过程其实是在游戏,体验其中的快乐;并且认为幼儿有盲目的从众心理,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庞丽娟认为幼儿对新生事物强烈的好奇心会引发幼儿模仿行为的出现;而维持与被模仿幼儿良好关系的动机也是幼儿模仿行为产生的原因,模仿别人往往幼儿是寻找共同点的一种方式。3.关于幼儿模仿行为意义的研究。学者们认为,模仿的意义,从根本上来说是模仿者个体实现社会化的一种手段。研究结果表明,模仿在幼儿性格形成的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米德认为,社会角色和行为的掌握是由于模仿他人的角色言行而获得的,因而模仿在人们的个体中起着重要作用。4.关于幼儿模仿行为指导策略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外界环境入手分析了幼儿模仿行为的指导策略。如汪乃铭认为要净化孩子成长环境,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模仿行为;引导幼儿模仿先进英雄榜样。陈帼眉认为要引导幼儿模仿要重在本质;引导孩子做同伴的榜样。根据以上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关于幼儿模仿行为,国内外的研究比较全面,但是,关于幼儿模仿行为的研究还有不足之处。首先,关于幼儿模仿行为大多是针对3-6岁幼儿,具体针对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次,涉及到区域游戏中模仿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最后,已有的研究结果大多是从经验的角度出发进行归纳、总结,且大多偏向对老师家长的指导,对幼儿模仿行为的发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很少。这些都仍待研究。二、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一)模仿1.模仿的概念心理学上,模仿是指在没有外部控制的条件下,个体效仿他人的行为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这一概念得到了许多理论支持:10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1)霍布豪斯和霍尔特认为模仿是后天习得的。认为这是熟练、习惯与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模仿的基本趋势:由远及近,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从外部到内部特征模仿。(2)塔尔德在19世纪末提出了模仿率,并撰写《模仿率》一书,指出模仿是社会发展和存在的基本法则,由于模仿产生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可以用来解释一些社会心理和行为。总的来说,模仿是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2.模仿的分类1.从模仿者的主观状态角度,模仿分为两大类:①无意模仿。模仿者没有明确的模仿动机,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榜样者。②有意模仿。模仿者有明确的模仿动机,自觉地模仿榜样者。2.根据subiaul和其同事研究的多重模仿机制,模仿可以根据模仿内容所属领域的不同分为三类:①认知模仿②动作模仿③语音模仿。(二)模仿行为1.模仿行为的概念模仿行为其实是通过观察和仿效其他个体的行为而改进自身技能和学会新技能的一种学习类型。2.模仿行为的分类(1)动作的模仿:幼儿根据另一幼儿所作的动作进行相同动作的行为。(2)语言的模仿:幼儿根据另一幼儿老师所说的话进行相同话语的模仿。(3)智力的模仿:根据一定的知识来源,把内容的情节用另一种对象表现出来。(三)区域游戏(1)区域游戏的概念区域10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游戏是幼儿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幼儿的兴趣、需要而创设的、具有操作性、探索性的环境中,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以个别化和小组的方式进行自我探索、学习,在动手实践中与材料相互作用,利用和积累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2)区域游戏的分类在幼儿园中,区域游戏一般分为美工区、角色扮演区、建筑区、玩具区、益智区、阅读区等几个区域。(3)区域游戏的特点1.自主性。区域活动一般采用自选游戏的组织形式,注重让幼儿自选、自由地开展游戏活动,充分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不论是主题的确定、玩具的选择、玩伴的选择、语言的运用、动作的展示等游戏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自然的进行。2.教育性。区域活动有其鲜明的教育性,但这种教育性比较隐蔽,主要体现在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对材料的操作上,对区域规则的遵守上,以及在与伙伴们的相互交往中产生积极的体验,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促进其身心得到发展,实现游戏本身的发展价值。3.实践性。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区域活动,都要通过幼儿的具体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它的教育性。区域活动是非常具体的活动,有角色、有动作、有语言、有玩具材料,幼儿在活动中只有身体力行,实际练习才能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三、小班幼儿区域游戏中模仿行为的现状及特点(一)小班幼儿区域游戏中模仿行为出现的背景小班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区域游戏则是幼儿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并且,区域游戏充分体现了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了小班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由、健康地成长,让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能够更加自由地去游戏、追求和探索。而在区域游戏中,模仿也是幼儿相互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有些模仿行为能够促进幼儿语言、动作以及技能的发展,而有些模仿行为则会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本研究以3—4岁年龄阶段的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重点观察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出现的模仿行为。(二)小班区域游戏中幼儿模仿行为的特点10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通过自然观察法对小班幼儿区域游戏中模仿行为的观察与研究,得出小班区域游戏中幼儿模仿行为的特点体现在模仿的对象、模仿的动机、模仿的内容三个方面。1.模仿的对象是幼儿同伴区域游戏与幼儿园其他活动有一定的区别,区域游戏一般采用自选游戏和小组化的组织形式进行学习、探索,注重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地开展游戏活动,充分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因此幼儿自由选择区域游戏后,常常会以同伴作为模仿对象,表现出对同伴的模仿行为。在观察分析中发现,幼儿所模仿的对象都为和幼儿一同游戏的幼儿同伴。因此,区域游戏中,小班幼儿的模仿对象是幼儿同伴。2.模仿以无意模仿为主,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成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意识到的动机所指引,儿童的行为动机一般是没有意识到的,也没有按重要性构成系统。”《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200在区域游戏中,小班幼儿的模仿行为,一般没有明确的动机,只是在特定的情境和氛围中做出的冲动性的行为。而在区域游戏对同伴进行模仿时,由于没有明确的目的,并且不能对模仿后果有着明确的认识,会使模仿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带有一定的冲动性,导致了在模仿过程中有许多不好行为的发生。以案例一为例。【案例一】小然、小沐、小馨、小伊一起在建筑区搭积木。(建筑区的积木都为木头材质)小陈和小罗再用积木搭马路,在一边的小吕自己玩着积木,突然把积木随意向后一抛,小然看到后哈哈笑了起来,也拿起一块积木向后一抛,随后俩人都哈哈地笑了起来。这是发生在建筑区对同伴无意识的动作模仿。显然,在这个案例中,所模仿的动作有着较强的危险隐患。建筑区的所有积木均为木头材质,随意向后一抛很有可能会砸到人或物,造成一定不好的后果。而被模仿幼儿小沐显然在做这一动作之前并没有考虑到这一动作的危险性,而模仿的幼儿小然在被模仿幼儿做出危险不宜效仿的动作后,没有经过思考便进行了模仿,没有考虑到自己这种盲目地模仿后造成不敢想象的后果。在这一模仿过程中,模仿的幼儿没有在模仿行为中获得有益的信息。3.模仿内容多体现在动作和语言两方面10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模仿行为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动作的模仿、语言的模仿、智力的模仿。由于小班幼儿认知发展和心理发展仍不成熟,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基础,一般模仿行为不会体现在智力方面的模仿。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最常体现的模仿类型是动作模仿和语言模仿。以案例二为例。【案例二】区域游戏时间,小草莓、小浩、小琪在玩娃娃家。小浩和小琪站在桌子旁切蔬菜,小草莓坐在沙发上玩盘子。这时,小草莓突然闭着眼睛说:“我晕过去啦”。然后,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小浩和小琪看到小草莓这样,哈哈地笑了起来。然后,小浩也坐在沙发上装作晕过去了,小琪也立马趴在桌子旁装作晕过去了。突然,小草莓大喊:“我醒啦!”,小浩和小琪也立马大喊:“我醒啦!”,然后一起大笑起来。这是发生在角色区幼儿对同伴在语言、动作上的无意模仿。其中,语言方面的模仿体现在模仿说出:“我醒啦!”这样的话语。动作上的模仿则体现在模仿晕过去的动作,即一动不动。从上面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最常体现的模仿类型是动作模仿和语言模仿。四、小班幼儿区域游戏中模仿行为发生的原因分析“考察一种社会现象的成因,必然涉及与这种现象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各种因素。”刘晶波.师生互动行为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1对于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模仿行为来说,其背后的愿意纷繁复杂。每一个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模仿行为事件,都应该从幼儿自身心理方面对事件进行整体考察。(一)模仿的过程也是一种游戏在区域游戏中,小班幼儿总是会对其他幼儿的动作、语言进行模仿,其实从对整个模仿行为事件进行分析来看,幼儿在模仿过程中是很快乐的,对他们来说,模仿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游戏。他们往往是觉得对方的行为有意思、有趣,才会进行模仿。而在模仿的过程中,模仿者与被模仿者所体会到的模仿带来的乐趣,会进一步促使幼儿的模仿行为。以案例三为例。【案例三】10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小然、小伊、乐乐、小齐围在在棋类区的桌子上看着棋书下棋。这时,小然把棋子放在棋盒里,然后使劲的摇晃起棋盒来,弄出很大的声响,听到声响后,他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小伊立马拿起另一个棋盒模仿起来。乐乐、小齐站在旁边看着小然和小伊摇晃棋盒也想弄,但是已经没有棋盒了。小齐看了一会开始把骰子当作沙包扔,乐乐立马拿起另一个骰子学了起来。这个案例发生在棋类区。短短的四分钟内就出现了两次模仿行为。这两次都是对同伴无意识的动作模仿。在这个模仿过程中,模仿者感受到了被模仿者行为的有趣才进行模仿。对于案例中的幼儿来说,这个模仿过程就是一种游戏。(二)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与中大班幼儿相比,小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比较弱,并且思维仍处在直觉行动性思维阶段,所以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以模仿操作为主。小班幼儿属于3-4岁的年龄段,刚刚进入幼儿园的他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充满着新鲜感和好奇心。在区域游戏中,同伴的一些行为、语言总是能激起幼儿模仿的欲望。因此,在区域游戏中,小班幼儿总是会通过对同伴的模仿,增加游戏的快乐。在模仿过程中,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三)对被模仿者的认同,与被模仿者维持良好的同伴关系模仿可以帮助幼儿与同伴维持良好的关系。如果一个幼儿做出某种行为,而另一个幼儿跟着做出某种行为,会使双方都感到很愉快,有利于促进双方的关系更加亲密,帮助幼儿与同伴维持良好的关系。在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模仿行为,使模仿双方都感受到了快乐,并且模仿双方在模仿过程中同伴关系进一步强化,更加友好、亲密。(四)小班幼儿行为具有冲动、盲目的特点在儿童早期,儿童行为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受当时产生的情感和愿望的的影响,没有经过思考便进行行动进,具有冲动、盲目的特点。这也导致了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不良模仿行为的产生。在区域游戏中,小班幼儿对同伴的模仿大多都是冲动、盲目的,这种模仿行为是在当时游戏的愿望影响下,冲动、盲目地进行模仿。以案例四为例。【案例四】10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小铭和小凯和其他两位幼儿在玩具区选择了一筐桌面玩具,四个人坐在一起玩。小凯突然把手放进筐里使劲地来回晃,弄出很大的声响,也让其他两位幼儿不好在筐里继续选择游戏材料。小铭看到后立马也把手伸进去,弄出很大的声响。这时,老师走过来询问小凯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凯说:“我就是要干坏事。”小铭听到后,立马跟着说:“我就是要跟他一起干坏事。”这是发生在玩具区幼儿对同伴在语言动作上的无意模仿。在这个案例中,被模仿的幼儿小凯做出并说出了不正确的行为和话语,如:把手放进筐里使劲地晃,不仅制造出噪音,还影响了其他幼儿进行游戏;对老师说:“我就是要干坏事”,而进行模仿的幼儿小铭没有进行思考便直接进行模仿,做出相同的动作并且说出:“我就是要跟他一起做坏事”。体现出小铭在这一模仿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并且小铭在这一模仿过程中认知、语言、动作等各方面都没有获得良好的发展。由此可以明确地看出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模仿的冲动性和盲目性。五、正确引导小班区域游戏中幼儿模仿行为的方法爱模仿是3-4岁幼儿突出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正是在各种模仿中学习、成长起来。教师在幼儿模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只有掌握正确引导小班区域游戏中幼儿模仿行为的方法才能促进小班幼儿的全面发展。(一)帮助幼儿正确认识模仿引导幼儿模仿行为,最重要的就是正确的认识模仿,只有真正的了解。认识模仿,才能更好地控制自身的模仿行为,促进自身的发展。由于幼儿年纪小,感性模仿较强,一般多模仿动作、举止,而并不会深究这种行为出现的本质原因。比如孩子喜欢模仿武侠英雄的招数,但是更应该引导孩子学习的是英雄身上的意志品格,如意志坚定,勤奋刻苦等,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建立孩子健全的心智。(二)树立榜样性的模仿对象区域游戏中的模仿行为与教学活动中的模仿行为有一些区别。被模仿幼儿的行为往往是自发的,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模切关注幼儿的模仿行为,在游戏结束的总结环节中,要对好的模仿行为进行表扬,对做的好的幼儿进行集中表扬,树立榜样性的模仿对象,能够帮助幼儿良好模仿行为的产生。(三)教师要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游戏经验10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模仿行为,大多是因为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游戏经验不足,而通过模仿对其他幼儿进行学习,以增加游戏的乐趣。这也就要求教师除了关注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模仿行为外,还要注意在平时的生活和教育活动中从根本上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游戏经验,这能够让幼儿更加充分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帮助幼儿良好模仿行为的产生。(四)教师要善于观察、密切关注幼儿的行为加以引导区域游戏是幼儿自由选择,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教师的角色则是幼儿的引导者、参与者、观察者。教师要善于观察不同区域幼儿游戏的行为,适时地进行引导。当发生不好的模仿行为时,教师要善于与幼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模仿行为产生的动机,引导幼儿认识到这一行为的错误,以及以后正确的做法。并且,小班幼儿的独立意识还比较弱,特别是发展水平有些滞后的幼儿会盲目地模仿其他幼儿的动作、语言,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并适时介入,给予幼儿更多的引导,促进幼儿自身的发展。(五)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当教师发现游戏幼儿不好的模仿行为时,除了引导幼儿如何做之外,还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俗话说,家长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有些不好的模仿行为同样也会在家庭中出现,如模仿别人说不好的话语。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一起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做到家园的教育的一致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结语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了小班区域游戏中幼儿模仿行为的特点、出现的原因以及指导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方法。研究表明,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模仿行为以同伴作为模仿对象,模仿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并且模仿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两方面。小班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小班幼儿行为特点、对模仿者的认同,与被模仿者维持良好的同伴关系等是造成小班区域游戏中幼儿模仿行为出现的原因。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常会出现不好的模仿行为,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正确引导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方法,帮助幼儿正确认识模仿、树立榜样性的模仿对象、及时引导、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游戏经验、与家长及时沟通,才能促进小班幼儿的全面发展。10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1]陈虎强.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61998年第6期(总第72期):17-18.[2]陈慧.幼儿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的探究[J].时代教育,2011,NO.6,916-924.[3]宋宁.幼儿的模仿[N].学习与思考.[4]李瑞芳.谈幼儿模仿行为的积极引导[J]吉林教育.[5]谭颖.教育中的模仿[D].沈阳师范大学,2012.[6]桂楠,李娟儿童模仿行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3:259-260.[7]林泳海.论儿童模仿及其教育价值[J].应用心理学,1987,00:9-11.[8]夏彧婷,陈英和.儿童过度模仿的原因、意义及其教育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6,01:49-56+65.[9]郑名,韩增霞,王志丹.效率至上还是忠实优先:学前儿童模仿学习机制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2016,05:716-724.[10]《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200[11]陈巍.关于儿童模仿能力的理论解释模型及其研究展望[J].学前教育研究,2010,12:21-26.[12]侯沁妤.幼儿模仿行为的观察报告[J].考试周刊,2016,10:185.[13]姜敏.在引导幼儿模仿中教师所起的作用[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1.[14]杨翠霞.怎样对幼儿的模仿行为进行积极引导[J].青春岁月,2011,22:321.[15]何晓勤,董珊,王东颖,张琼.个体经验对3至5岁幼儿模仿行为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06:894-896.[16]侯春在.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隐性模仿[J].教育科学,2002,05:58-60.[17]崔岩岩.榜样作用的层次性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2:104-107.[18]黄艺.论模仿在性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2:116-117.[19]刘晶波.师生互动行为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1[20]McCallRB,ParkeRD,KavanaughRD.Imitationofliveandtelevisedmodelsbychildrenonetothreeyearsofage.[J].MONOGRAPHSOFTHESOCIETYFORRESEARCHINCHILDDEVELOPMENT,1977,425:.10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致谢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篇论文终于完成。在这里,要感谢幼儿园的配合,让我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幼儿的模仿行为,对我论文的完成有着很大的帮助。还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邬春芹老师,无论是从题目的拟定,开题报告的撰写还是论文的定稿,都离不开老师的耐心指导。每当我在写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向老师请教时,老师都会耐心地解答。谢谢老师对我的帮助!10

最近下载